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
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
任务书
2021年2月
目录
一、竞赛活动背景 1
二、竞赛主题 1
三、竞赛内容 1
1 现状总体情况 1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3
图片 1 黄浦江东岸21公里沿线分区及断点情况示意
征集内容
总体内容要求
在总图中针对浦江东岸沿线慢行系统〔慢行步道、自行车道等〕的布局提出富有创意的总体设计理念和思路,形成总体概念方案。
节点内容要求
聚焦以下三种节点类型,自选1处或多处节点,提出设计理念、思路、活动筹划、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4
功能设置、设施设置、空间环境打造、公共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概念方案。
主要区域和重点节点 〔以地形图资料范围为研究基准〕
A 杨浦大桥起点广场区域
a规划范围
图片 2规划范围图
b 现状情况
该地区作为东岸开放空间贯穿的起点位于杨浦大桥下,地块北部为歇浦路渡口。西部存在一处自然断点。
c设计要求
考虑起点广场西侧的自然河道断点处理,同时将跑步道的设计与民生滨江浮桥进行结合,突出亲水性和景观性
B 小陆家嘴〔原海鸥舫地区〕
a 规划范围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5
图片 3规划范围图
b 现状情况
该地块原有海鸥舫餐厅现已撤除,现为空地,不存在步行断点,滨江道路可以贯穿。现状滨江大道可达。
c设计要求
结合周边道路和地块功能,在撤除的海鸥舫原址上重新设计建筑、广场绿化和亲水平台。在保证滨江路步行交通贯穿的根底上,充分考虑黄浦江对岸黄浦公园、圆形英雄雕像、外滩观景大道等滨江景观的视线关系,整体环境与小陆家嘴的现代商务气氛匹配。方案应考虑东方明珠游船码头人流对滨江路贯穿和地块设计的影响,兼顾交通与慢性休闲的使用功能,设计平安、便捷、生态、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
C 耀华绿地
a 规划范围
图片 4耀华路绿地范围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6
b 现状情况
耀华路绿地为耀江路与黄浦江之间的带状绿地。耀华路绿地目前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因环境整治工程而改建为临时性绿地,主要以种植大面积的草坪及少量树木为主,沿江设置有防汛墙及高桩码头。目前该绿地内部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地,到达江边的道路较少,现状环境有待优化提升。
c 设计要求
考虑将该地块将被重新设计,重新施工。该绿地改造可以为休闲公园绿地,在保证滨江步道贯穿的前提下,增加其趣味性、可达性。
高桩码头
防汛墙
公交站
图片 5耀华绿地现状要素
D徐浦大桥节点广场
a 规划范围
该节点北侧为商业区,南侧为徐浦大桥,东侧为沿江公路,西侧紧邻黄浦江。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7
图片 6徐浦大桥节点广场
图片 7 徐浦大桥节点范围
b 现状情况
该节点位于三林区段,区段整体规划以生态功能为主旨,兼具传统民居文化与时代特色,通过异地迁建、修复收藏濒临小时的近百幢老民居建筑及局部新建建筑,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古民居风貌,是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商业效劳功能和生态环境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8
为一体的滨江休闲商业带。该节点为浦江21KM的结束点,区域内部现状为厂房建筑,建筑距防汛墙较远,防汛墙外有一个高桩码头。节点北侧为一个断点。
c 设计要求
在原建筑的根底上进行改造设计,同时需要结合步道设置结点广场。在保证沿线贯穿的前提下,赋予建筑新的功能,激发区域新的活力。
主要轮渡码头节点
A 南码头节点
a 规划范围
南码头渡口位于龙阳路南侧,世博大道西侧。该节点是由世博大道、内环高架路、黄浦江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图片 8 南码头节点范围
b 现状情况
该节点处的防汛墙均为直立式防汛墙,南码头渡口、附属建筑等建筑均沿岸布置,与防汛墙距离较近,现有步道从南码头渡口内侧腹地绕行。同时在南浦大桥下部空间为一处断点。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穿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21〕任务书
9
高桩码头
防汛墙
公交站
断点
图片 9南码头节点防汛墙、
黄浦江竞赛任务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