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 鸟鸣涧12.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鸟鸣涧》教学设计
鹿泉区实验小学 张丽红
教学目的: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吟诵古诗,熟《鸟鸣涧》教学设计
鹿泉区实验小学 张丽红
教学目的: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吟诵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写作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欣赏古诗,提醒课题
 1、看图背古诗:《春晓》《咏柳》《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板书课题),再来学习和明月有关的古诗——《鸟鸣涧》  
3、齐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涧”? 题目之意:鸟儿在山中鸣叫.
4、介绍 王维
  他的山水诗造诣极高,《鸟鸣涧》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苏轼就曾经夸他的诗“诗中有画”,如今就让我们来品这首诗,赏这幅画。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必须把诗读通顺。
2、指生读,读后评价,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3、齐读。
4、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春夜)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花、山、月、鸟、涧)板书
 5、确实,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适宜的字找出来.(静)
三、品读诗文,感悟诗情
  1、出示第一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桂花轻轻柔柔地飘落了。同学们看过桂花吗?长什么样子?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⑵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不作答)我们写教室很静,静到什么程度?(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不评价),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
  ⑶夜是这样的静,但不仅因为夜静,更因为看风景的人心静,所以,王维他还是感受到盛开的桂花悄然落地的声音。看看“人闲"两个字,它正是告诉我们王维的心——静。是啊,王维身处没有战乱,安定统一的盛唐,而他自己此时隐居风景秀丽的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悠闲自在,淡泊名利,所以他说自己是——人闲。
  ⑷指导朗读把桂花落地地轻柔、舒缓展现出来。(指名读) 你的朗读都让我好似闻到了浓浓的桂花香了。
 (5)指导朗读,读出这样的画面。
指导:“空”字的时候把声音延长,可以用我们的语言把这份空旷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2、出示第二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⑴引读:月出,月从哪出来呢?(云)怎样的云?(薄薄的几片云)是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倾泻在山涧中,睡梦中的鸟儿于是—-(指名答复)(鸟儿以为天亮了,睁开朦胧的睡眼,啾啾叫着。)
  ⑵“时鸣"怎样叫呢?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这就是一种反衬手法,以动衬静。古人就说“鸟鸣山更幽”)
  ⑶指名朗读,齐读。
3、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几遍能用自己的话

2 鸟鸣涧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