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彭宏奇
【教学目的】
1。能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彭宏奇
【教学目的】
1。能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难点】
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寇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
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卢沟桥。
2。如今就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画卷,一起去看看71年前那里燃起的抗日烽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2、3自然段.
?用“—-”画出日军的言行,
用“~~~”画出我军行为的句子。(课件出示)
,相机板书: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夜 全部武装 大声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回绝
首先开火 立即还击
3。指导读出日寇的不可一世、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卫国、大义凛然。
4。守桥的中国士兵是如何断定日本军官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寻失踪的士兵呢?
过渡:日军为何存心叵测、大动干戈地进犯这座卢沟桥呢?
(二)导入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咽喉要道"。(课件出示)
2。日军一旦侵占了卢沟桥,他们的魔爪就会怎样?
3。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
过渡:假设你是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你会怎样做?文章哪些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这些中国守军的壮举?(4-5)
(三)学习4、5自然段.
,用“--"画出描写日寇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军的句子.(课件出示)
,一个读日军,一个读我军.
3。指名讲一讲守城的经过。(播放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4。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相机板书: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5 卢沟桥烽火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