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赤壁赋教案ppt赤壁赋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课件新高考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课件
肖赤峰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高一语文备课组
课题
《赤壁赋》
备课人
肖赤峰
时间
2014年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
6 / 25
精品文档
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文学常识
1、关于“赤壁”
本文说的赤壁,在现在的湖北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是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此处并非赤壁大战处。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特点。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3、关于“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今四川人。北宋文学家,
7 / 25
精品文档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宋初四大书画家:苏、黄、米、蔡
4、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三、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
8 / 25
精品文档
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四、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
明确:如诗如画的月夜美景。
苏轼眼中夜景。
通过开头几句我们知道苏轼与客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那么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徐来”而非“清风吹来”。一个“徐”字写出了清风给人的闲适、柔和的感觉。“徘徊”一词写月,不仅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横”是笼罩的意思,写出江面水雾很大,把整个江面都罩住了。几个关键
字词写出了水雾缥缈,月色朦胧的特征。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亦真亦幻,具有一种朦胧美。
感受:学生齐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9 / 25
精品文档
水光接天”这一部分,想象感受朦胧夜景。
苏轼心中夜景。
探讨:面对眼前的朦胧美景,苏轼是否沉浸陶醉其中呢,苏轼面对眼前美景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明确:苏轼俨然沉浸陶醉其中。平日里,那些遭“乌台诗案”被贬的种种不快都可以抛却
赤壁赋教案ppt赤壁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