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2 页
这次“下水文”展示,在老师与学生中间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常看到有三五学生聚在展板前对我们老师的“佳作”评头论足,可以想象他们那时确定会有一种“指引江山”的兴奋与过瘾吧。也有其他学科的不少老师对此表现出很土的爱好,甚至还有老师问我要了原稿去复印打算拿回家好好观赏。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触摸到了老师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在这里,他们许多人都很真诚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回眸,这一支支批作业的笔看来写起文章来也是游刃有余、毫不枯涩啊!
在课堂展示中,年轻的陆琼老师用她独特的解读视角、精致的课堂设计、清楚的授课过程折服了每一个听课的人,后生可畏啊!她们的风采是语文组的希望。
为了策划好“凝眸”杯诗歌朗诵竞赛,我们朱慧超老师与严海燕老师对参赛者的作品一个个筛选把关、对朗诵者的技巧一个个加以指导,先初赛、再复赛、真是不辞辛苦,利用一节班会课,全体高一年级的同学在音乐厅里走进了“诗”的国度,协作着或悠扬、或舒缓或澎湃的音乐,名家经典作品的朗诵,学生原创作品演泽,敲打着每个的耳膜。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诗意的人生是很美的。
活动结束了,劳碌之后除了留下乏累,还应当有些收获吧。
回顾本次学科周活动的策划、开展,其过程其实远不止一周时间,老师们对于活动意义的相识也是由模糊走向清楚的,平心而论在苦恼的教学任务之后再增加一些额外的工作量,很少有人会把它看作是锦上添花的事,但一路走来,回望我们曾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得到的教化,心中还是有些许感慨的。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每个人在接受挑战之后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成长。我们许多老师的课由于多次在公开教案中亮相,现在上得的胆子变大了,面对公开课带来的压力,他们渐渐学会了自我调整,在一次次的挑战后,大家都找到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开放的心态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气,更是一颗情愿面对失败的平常心。原本许多老师都在追求“完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好像课只能开胜利,不能开失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只会使我们捆绑住自己的手脚,止步不前,永过得不到进步。
我们学科周的活动就是要在教研组中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大家在彼此接纳的前提下,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不是之处,真诚地沟通,友好地帮助。这次我们许多老师在上课之前都把自己办公室的同事当作学生来试讲,整理思路找寻感觉,而同事之间也从来是不厌其烦,还经常会作出“旁观者清”的指引,这从某种程度说也缓解了彼此的压力,增进了同事们的友情,也更有利于老师个人业务的提高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引起我们思索的问题的确不少,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围围着我,那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二期课改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主动学习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我们应当去探讨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就不能忽视对他们学习爱好的培育。另外,上课的老师应当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课堂环节的设计要留意设疑、存疑,提出问题应力求有肯定的思维容量,激励、确定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上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学生经常在我们预设的情境中跟着我们走,老师太过强势的地位压制了,也减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或许我们自己也是传统教学模式培育出来的“半成品”所以,固习难改,我认为要变更模式,先要变更观念,变更了观念,还要找到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并不是体现在三五成群的小组探讨时,也不是体现在我问你答的课堂提问中,它本质上是对学生探究精神、质疑精神的关注与培育。这样的课
2022年教师周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