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doc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1/1
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最后的古琴
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唯恐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1/1
最后的古琴_想象作文
最后的古琴
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唯恐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有你的心头,忧如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居心灵在接受一次洗礼。
几乎能够这么说:古琴身上所寄望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子女们不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文雅。遨游于古琴的乐声中,你就忧如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大吼和咸阳内韩非的发号布令。一切如歌,却离不开古琴的伴奏。中国古文化就是在古琴的伴奏声中,一波三折地把歌唱到现在的。
但是现在,这伴奏的歌声都听不到了。中国古文化的歌声已经同古琴的伴奏一同被掩埋在如潮水般涌来的其他各色音乐中了。说唱、摇滚、嘻哈已经占有了人们的听觉领域,古琴那点微弱的声音已被吞没在铺天盖地的外来音乐声中了。
我选择留在回想里持续与古文化的歌和古琴的伴奏共游。我也时时如范仲淹同样无奈地说一声“微斯人,吾谁与归?”可惜无人搭理。当耳机里古琴的声音被外面的音乐掩盖时,我会回到自己一手结构的古文化净土,回到古代的光阴听古文化给我唱歌。当潮水般的讽刺、嘲讽迎面而来时,我也只得假借尼采的“走自己的路,别管他人说什么”聊以自慰。有个乡土作家说回想有毒,事实也大体是如此吧——一个只能听古文化唱歌的我已经与时代水火不容了。
最后的古琴,已经无力再为世人唱歌—
最后的古琴 想象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