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
概 述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ction AD)
定义:系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囊样变性的中层 ,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扩展,导致性渗出反应引起 ,也可由于AD短暂破裂或渗漏造成心包积血
临床易误诊为心包炎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5页
休克
多由于Ⅲ型AD并发外膜破裂所致
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和肿瘤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5页
神经系统病变
神志异常、昏迷、 偏瘫、截瘫及抽搐等
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发病机制
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受累可发生脑血管意外
夹层动脉瘤的夹层阻断了主动脉进入脑脊髓的直接分支开口 ,或夹层动脉瘤内血肿延伸至主动脉重要分支 ,引起分支口狭窄、闭塞而致脑脊髓急性缺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5页
严重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衰竭
常见于Ⅲ型AD ,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变累及肾动脉或血肿压迫肾动脉引起肾动脉狭窄 ,造成急性肾衰竭
临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衰竭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5页
其它罕见的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
上呼吸道阻塞
吞咽困难
咳血或呕血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5页
体征
血压与脉搏
心脏体征
胸部体征
腹部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5页
影像学诊断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对AD的诊断帮助不大 ,胸部平片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目前可用于此的诊断方法包括
主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磁共振 (MRI)
经胸或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UCG)
血管内超声。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5页
CT、MRI
CT:其诊断AD敏感性为83%~94%,特异性为87%~100%急诊最常用
MRI: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 9 8%,目前被认为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的金标准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5页
经胸腔UCG或经食管TEE
经胸腔超声心动图敏感性仅为 59%~85%,特异性为77%
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目前认为,TEE是一项能在急诊室完成的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 ,且能为心血管外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评估AD是一项易行且成功率高的诊断技术
其诊断AD的敏感性达到98%~99%,特异性达77%~97%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5页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是最近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可以确定病变主动脉的解剖细节和夹层分离的范围。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5页
主动脉造影
突出优点
是确诊AD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早期报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88%和95%
缺点
属于有创性检查 ,有潜在危险性 ,且准备及操作费时 ,已少用于急诊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5页
几种影像检查对AD诊断作用的评估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5页
几种影像检查对AD实用性的评估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5页
诊断要点
①高血压患者突发胸背及上腹部撕裂样痛 ,镇痛剂不能缓解
②疼痛伴休克样证候 ,而血压反而升高或正常或稍降低
③短期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 (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体征 ,可伴有心力衰竭
④突发急腹症、神经系统障碍、急性肾衰竭或急性心包填塞等
⑤胸片显示主动脉增宽或外形不规则
⑥本病确诊有赖于影像学诊断技术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5页
治 疗
药物治疗
手术
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5页
药 物 治 疗
AD的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治疗是怀疑AD或确诊AD后能立即进行的治疗
对于无并发症的远端夹层疗效明确 ,不亚于外科治疗.
长期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改善慢性夹层预后的重要措施。
AD的药物治疗有二个主要目标
一是降低血压至患者能耐受的最低水平 ,使主动脉壁压力尽可能低
二是抑制心脏左室收缩 ,降低dp/dt,使搏动性张力下降。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5页
药物治疗
较理想的药物为
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同时具有负性肌力药物
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控制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镇静剂
通便药
对症、支持治疗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5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指征:
①无并发症的DeBakeyⅢ型AD
②稳定的孤立的主动脉弓夹层
③稳定的慢性夹层
④病情已不可能实施手术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5页
手术
手术治疗指征
近端夹层分离首选手术治疗
远端夹层分离伴下列情况需选手术治疗
进展的重要脏器损害
局部压迫症状
直径大于5厘米
动脉破裂或接近破裂(如囊状主动脉瘤形成 )
主动脉瓣反流
逆行进展至升主动脉
马凡综合征的夹层分离观察并
主动脉夹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