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通航安全环境评估
地理位置
拟设置的临海装备制造基地西-围场地平整工程(第一标段)泥土装运临时码头位于中山港大桥下游的横门西水道。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自然条件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境太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水域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河槽走向基本一致,由于受径流影响,落潮速度大于涨潮流速,落潮历时比涨潮历时长,洪水期这种差异更大,甚至只有落潮流,,。
波浪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水域位于横门水道内,外海波浪在传递过程中受沿途地形。地貌的阻碍消能很快,至该水域时波浪已很小,因此该水域只考虑小风区得风生浪影响。
该水域河面宽450米,风区不大,风生浪较小。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水域泥沙来源主要有:(1)小榄水道、鸡鸭水道径流带来的泥沙;(2)河段局部搬运的泥沙;(3)涨落潮夹带来的泥沙。主要为悬疑质输沙,影响泥沙运动的主要因素为潮流,风浪,船行波及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相关资料多年观测结果表明,该水域泥沙淤积作用不明显。
自然条件对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1风的影响
风对船舶的影响除了失速和增速外,会使船向下风飘移,同时会使船产生偏转。而由于定常风和突发风其风力特点不同,风向有时也会发生变动,况且船舶回转时与风的相对风向在变化,不同吃水时受风面积又有很大差别,这就增加了船舶操纵的复杂性。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地区全年风向为北,其次为南南东,除台风和雷雨大风外,一般风力较小,对本项目装运船通航影响不大。
本河段在春末夏初,常有雷雨大风。夏季是台风盛行期,每年平均约有1~2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在该水域附近登陆,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由于本河段航道走向基本上为NW/SE,与常风向(北向)、强风向(北北东向)的夹角较大,船舶在该水域航行,多受横风影响,尤其风力达到6级以上的大风,影响更大,会使船舶产生较大的横移和偏转,增加了船舶操纵的复杂性和困难,特别是对2000吨内河船舶而言威胁更大。
.2流的影响
该水道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航道走向基本一致。船舶在水域航行时,主要受潮流或逆流的影响,掉头操纵,会受横流的影响。
.3洪水的影响
降雨是洪水的直接原因,洪水期(4~6月)大多是因为南北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雨而发生洪水,后汛期(7~9月)则是太平洋西部台风带来狂风暴雨而发生洪水。洪水期由于受下泄径流影响,落潮流速大增,这将极大地增加装运船航行、操纵和靠泊的困难,届时应谨慎安排装运船进靠与作业。
.4大雾、大雨的影响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雾日25天,雾多出现在1~4月的下半夜和早晨;多年平均降水量1775毫米,以4~9月降水量最大,暴雨集中在7~9月,;有雾、降水时,尤其是有大雾、大雨、暴雨。能见度很低,将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4雷雨大风(石湖风)的影响
雷雨大风不同于热带气旋那样有一个相对较长和发展移动的过程,它是一种由于强对流而形成的天气现象,其形成之前气压较低,气流急促上升,而雷雨之中又形成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受到前部低压的吸引而向前猛冲形成大风。生成时风势猛烈,突发性强,风向瞬时急转,风力一般6~7级,有时8~9级,也曾出现10~12级。在雷雨大风来临之前的刹那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怒吼,有时还夹带冰雹呼啸而过。虽其范围小,袭击时间短,但对船舶通航安全威胁大。
港口现状、规划
中山港包括中山港区、小榄港区、神湾港区、黄埔港区,目前共建有生产性泊位113个,码头结构的最大靠泊能力为5000吨级,3000吨级以上泊位均位于中山港区。受航道水深的限制,到港船型一般都在3000吨级以下。
中山港目前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35万TEU,位居内地沿海港口第10位,列广东省沿海港口第3位。
中山市近期规划在横门恳区东侧建设二期港区(马鞍港区)。根据《中山港二期港区规划报告》(初稿),二期港区规划2010年布置11个泊位(除5个矿建泊位为3000吨级外,其余均为1万吨级泊位)、2020年再布置18个泊位(除5个矿建泊位3000吨级外,其余为1-3万吨级泊位)。
中山港出海航道现状及规划
作为广东省“九五”跨“十五”的重点航道建设项目,横门出海航道整治工程自1998年起由广东省航道局组织建设,1999年10月正式开工,2005年底完工,2006年底进行了竣工验收。该工程竣工后,从中山港第一作业区起止伶仃航道员3#、4#航标止的48km范围内,航道尺度已达到以下设计标准:(从设计最低
码头安全评估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