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念之转笔记总结.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念之转笔记总结
1. 外境是自己的投射。
2. 冤家是你的救主。
3. 没有人能伤害你,只有你能伤害自己。
4. 我们不必费心去解决别人的问题,而应借用自己对别人的心理反应,反观出
自己从未察觉的心态而已。
5. 真正我应该善待保罗(特别是当他不感激我时)
把它转向相反:
保罗不应该善待我(除非他做到了)
30. 我们很怕诚实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把它们可能的后果投射到想象的
未来里,因而感到有必要事先防范。
31. 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不需要靠两个人,只需一个人即可——那个人就是你。 32. 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真相起了争辩时,我们才会受苦;而唯有内心全然
清明之际,眼前的真相才是我们真正要的。
33. “转念作业”揭露出你认为不该发生的事“应该”发生了。 34.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该如此,却乐此不疲,只因我们不知道如何切断它。 35. 与真相争辩,你必输无疑。
36. 我们的压力,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
37. 当我自以为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时,其实我早已过了那条界限。即使以爱为
借口,也是一种狂妄自大,必然会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毕竟,知道什么
是自己最该做的事,才是我惟一的本分。在我设法解决你的问题之前,我应
该先处理好自己的事。
38. 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著。执著于一个
想法,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实的。
39. 信念,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著不放的想法。
40. 所有的故事全是未经检验、未被审查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事件的特有
意义,而我们毫不觉察,它们充其量只是我们的“推论”而已。 41.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著于不真实的想法造成的。每个不
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真实的想法。
42. 自己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自己想法的倒影。
43. “批评他人”的“转念作业单”——六道问题
1. 谁会让你感到生气、伤心,或失望,为什么,他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的, 2. 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3. 他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4. 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5. 此刻,他在你心目中是怎么样的人呢,请详细描述下。
6. 你再也不想跟这个经历什么事?
第六道题的答复“我再也不要。。。”,改换成“我愿意。。。”,而且“我期待。。。”
44. 每个人都是反照出自己影像的一面镜子:是你自己的想法在响应你。 45. “转念作业”好像是针对他人,事实上,我们处理的是我们对于人的想法。 46. 我们最需要的“老师”就是此刻跟我们一起生活的人,没有比我们的配偶、
父母和子女看得更清楚地大师了。
47. 孩子根本不觉得袜子扔地上有什么问题,那么,谁有问题呢,当然是我。是
我对于袜子乱丢地上“的想法,让自己的日子不好过,而不是袜子本身。 。。。我发现自己竟然很喜欢捡他们的袜子,那纯粹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们。 48. 你明明能给自己的东西,为什么却要他们给你呢,
49. 我才是制造自己的问题的那个人
50. 除了你,没有人能使你快乐。
51. 无条件地爱一个人就等于爱所有的人。
52. 倘若你无法接 受 他们的,你凭什么认为他们能接受你的呢,
53. 如果有人说:“请走我这条路,它很美。”我听到的只是他们对我全心全意地爱,而且想
要跟我分享他们看到的美。可惜那不是我要走的路,虽然它和我的路一样重要。我很开
心他们的路走得很好并带给他们快乐。条条大路通罗马,迟早我们会发现:没有哪条路
比另一条路更崇高,而我的回应是:“我很开心看到你的路让你快乐,谢谢你愿意跟我
分享。”
54. 事实永远比我们编的故事仁慈些。
55. 当一个信念经过仔细审查,获得充分了解之后,下一个信念便会自动浮现。 56. “事实真相”完全不在乎“应该是什么”,只在乎“它是什么”,也就是它在此时此刻所
呈现的面貌。
57. 不论我赞成与否,在内心出现这个“不”的同时,我看到世界永远是“该怎样就怎样”。
58. 你确实知道“保罗应该戒烟”是真的吗,你敢确定:他若戒烟就会活得更好或活得更长
久吗,或许他明天被车撞了。
59. 你的痛苦可能是你对那事件的诠释造成的,而不是来自你所写的那个想法。(“那表示什
么,”)
60. 自己对事实的诠释才是造成心理压力的真正原因。
61. 你的本性是真理,一旦与它对抗,你就会感到失落或焦虑,而焦虑从未像平安那样让我
们觉得自在又自然。
62. “反躬自问”的目的是让你“注意”那个想法而已,而不是要你“放下”它,那是不可

一念之转笔记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orynich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