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doc高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精选试题
一、单选题
,正确的是 ( )
. 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B. 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间表现出 ( )
A .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第 30~ 20 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 30~40 年期间比 20~30 年期间强
C. 从 A 点开始,曲线 b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 该生态系统在 40~60 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 60~80 年期间要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 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B. 狮子在猎捕过程中,细胞中的 ATP 转化为 ADP 的速率加快,但 ATP 含量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C. 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与胰岛素
的作用有关
D. 上述事例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
的途径是 (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l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 . 图 3 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 调查图 3 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 当丙迁入这个生态系统后,数量变化如图 2 中的曲线 Y
D. 若图
2 中的曲线
Y 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
b 点对应的是
图 3中的
t 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种群增长曲线呈 “S型”。假设种群的 K 值为 200,N 表示种群数
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 S4 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 S3 点之前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S3 点
D. (K-N)/K 值为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错误的是 ( )
A .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碳循环
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
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
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 牛与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 人与牛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 该生态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D. 沼气池中含有分解者,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是不可缺少的
二、非选择题
9 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
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