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禁忌
一、药物配伍禁忌
“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第十页,共79页。
杞子胡桃猪肾汤
【原料】 猪肾2个,枸杞子15克,胡桃肉30克,首乌60克,巴戟30克,生地15克,生姜3片。
【制作】
枸杞子、首乌、巴戟、生地洗净,胡桃肉用开水烫去衣。猪肾洗净,切开去白脂膜,切片,下油起锅用姜片略炒。把全部中药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最后加入猪肾片,煮5分钟后,加盐少许调味,饮汤吃猪肾。每天1料。
【功效】 补肾填精,乌须黑发。用于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头晕耳鸣等。
第十一页,共79页。
痤 疮
痤疮,是青春发育期常见的一种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年人的颜面、上胸、肩、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疹为针尖或芝麻大小的毛囊炎性丘疹,周围红晕,丘疹顶端有黑色小点,故称“黑头粉刺”,挤压时有糊状黄白色物排出,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性痤疮;炎症深在时可发展成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消退时可形成瘢痕疙瘩。除丘疹外,病者皮肤尚有皮脂溢出过多、毛孔扩大等改变。病程经过缓慢,青春期过后可逐渐自愈。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血热偏盛,又偏食肥厚辛辣,肺胃积热,郁滞皮肤而发。临床主要分为肺胃热盛和热壅血瘀两个证型。
第十二页,共79页。
猪肉三瓜片
配方:瘦猪肉50克,苦瓜100克,丝瓜100克,黄瓜100克。
制法:猪肉切片,先入油锅中煸炒至半熟,再依次放苦瓜片、丝瓜片、黄瓜片同炒,并人调料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第十三页,共79页。
枇杷菊花粥
配方:枇杷叶9克,菊花6克,梗米60克。
制法:枇杷叶、菊花用布包好,加水2000毫升,煎至约1500毫升,再入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清泻肺热。
用法:每月1剂,连服10~15日。
第十四页,共79页。
番茄炒藕片
配方:鲜藕300克,番茄汁100克。
制法:先将藕切片,用菜油煸炒,然后加入调料,临熟时加入番茄汁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
第十五页,共79页。
海蛰二菜
配方:海蛰200克,紫菜15克,芹菜50克
制法:海蛰洗净切丝,紫菜撕碎。芹菜切丝用开水焯过,再以凉开水浸渍,捞出控干,一起拌匀,加调料调味。
功效:清热凉血,化瘀散结。
第十六页,共79页。
杏仁薏米粥
配方:甜杏仁、海藻、昆布各9克,薏米30克。
制法:先把前三味加水适量煎煮熟烂,再入薏米煮粥食。
功效:宣肺除湿,化瘀散结。
用法:每日1剂,连服20~30剂。
第十七页,共79页。
藕栗炒莴苣
配方:火腿50克,鲜藕100克,鲜莴苣100克,鲜栗子100克。
制法:火腿切片、栗子去壳切片同炒,至半熟时加入切好的藕片,炒至将熟时,加入莴苣。再加调料,炒熟。
功效:清热益气,化瘀散结。
第十八页,共79页。
缺铁性贫血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性贫血便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贫血。临床可出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胸闷心慌,食欲减退等症状,其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发生的速度。
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血虚”、“虚劳”、“黄胖病”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或由于脾胃虚,不能布化精微即铁源供给不足所致;或由于七情变化,思虑过度,精血暗耗所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可分为脾气虚弱、气血两亏、肝肾亏虚、脾肾阳虚证型。
第十九页,共79页。
饮食忌宜
宜多食富含铁和能促进铁吸收的食物: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瘦肉、蛋类、动物骨骼、动物血、豆类及豆制品和海带、黑木耳、紫菜、芝麻、蜂蜜、香菇、红枣、核桃仁、龙眼肉、枸杞子、虾仁、黄花菜等;
少食或不食影响铁吸收的食物:浓茶、肥肉、牛奶等。
第二十页,共79页。
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头昏眼花,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经闭,唇舌淡白,脉细弱。
参枣猪肝汤:党参、大枣各20克,猪肝2两。先将参枣煎汤,再入猪肝煮熟食用。
第二十一页,共79页。
太子参羊肉羹
配方:羊肉500克,太子参30克,何首乌15克,龙眼肉20克。
制法:羊肉切丁,太子参、龙眼肉、何首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扎紧口,加葱白、姜、绍酒、盐等调料适量,均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没过料,先用大火烧沸后,去浮沫,以文火煨至羊肉烂熟,捞去药包及葱姜即可。
功效:益气温中,补肾养血。
第二十二页,共79页。
脾胃虚弱
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脉弱
猪肉煲:瘦猪肉3两,
养生药膳、常见病药膳(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