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计戈I」
教学容
第 1单元
第 1 课时
一、认识厘米和米
主备人
修东
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掌握1厘米的长度。认识尺子上
的刻度,能用尺子初步测量物品。 建立长度观念,培养空学
反思
(3) 、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 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 1开始 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 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 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
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 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 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和身体,孩子在脑中有清晰地空间观念。
课时计戈【J
教学
第 1单元
第
2
课时
容
厘米和米:用厘米测量。
主备人
修东
教材
分析
本课学住要点: 1从0刻度开始;2、物体
的边要和直尺重合。
重点
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长度。
难点
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长度。
教学
目标
1. 掌握用直尺的物体的方法。
2. 能够准确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3. 养成准确测量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
准
备
教师
直尺
课 型
练习
学生
直尺,铅笔
授课日期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 激趣导入
二、 探究新知
1、复习
说说直尺上的刻度是多少?找到 1cm, 5cm, 8cm
怎样的长度是5cm?
今天我们就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观察:三个小朋友哪个测量的对, 哪个不对?理由
是什么?
学生观察谈论。
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测量时要从0 刻度开始,直尺要和物 品的边要和直尺重合。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三、巩固练习
怎么测量的,遇到哪些 困难了,怎么解决的?
1 )填一填:
图上物品的长度是多少?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学生动手填。
汇报答案。
2)量一量
自己动手;量一量身边的课桌,椅子,字典的各边 长度。体会几十厘米是多少。
本课在练习过程中能注意反馈孩子出现的问题,练习量有些少,还是应 加强孩子的动手练习,相互之间的测量,室测量,室外测量,让学生充分体会 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反思:
课时计戈I」
教学
容
第1 单元
第 3 课时
米的意义。单位互化
主备人
修东
教材
分析
本节课学习米的意义,通过测量让学生理解米的意义, 掌握1米100厘米。能
够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重点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 1米100厘米。
难点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 1米100厘米。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
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建立几何直观。
课前
准
备
教师
米尺及各种尺子
课 型
新授
学生
米尺
授课日期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 揭示课题
二、 探究新知
问:测量较短物体时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厘米
(cm),测量方法是什么?请你举例说说。
2、有时还需测量较长的物体用什么做单位呢?怎
样测量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1、认识米
1 )问:看图、图上冋学在测量什么?使学生发现 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物体很麻烦。 说明:测量比
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米 字母:m
量一量黑板,你怎么量 引出米的概念
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 1米 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 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 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 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 计,并贴上标签)。
学生自学
你哪里不明白,需要和 冋学交流的?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三、巩固练习
认识米的实际长度
1米多长呢?请同学们看一看米尺,指一指、摸一 摸
伸开双臂量一量大约有 1米。
2、 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 )在米尺上10厘米、10厘米的数一数1米里有 多少个10厘米?
2)汇报总结:1米=100厘米
3 )填空练习
1米-()厘米 100 厘米-()米
2米-()厘米 400 厘米-()米
3米-()厘米 500 厘米-()米
3、 学
一、认识厘米和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