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
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络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化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知道,同学们可喜欢听故事了,今天,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
辽阔的蓝天,广袤mào的大地,白云悠悠,清溪潺潺chán,草木葱茏,燕语莺歌,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着,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就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那个小村庄,怎么样了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四、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是呀!多么美丽得意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2
2、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两个“谁”是指什么人?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态?(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考虑: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精品文档请下载)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一个小村庄的故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