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用焊接规范要点.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用焊接规范要点
常规平焊的焊接方法
平焊
平焊时,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熔滴主要靠自重自然过渡,所以操作比较容易,允许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的电流,故生产率高。如果参数选择及操作不当,容易在根部形成未焊透或焊瘤。运条及焊条角10~12mm时,一般用两层三道来完成。焊第一层(第一道)时,可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及较大焊接电流,用直线形运条法,收尾与多层焊的第一层相同。焊完后将熔渣清除干净。
焊第二道焊缝时,应覆盖不小于第一层焊缝的2/3,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要稍大些(图2-10中a),一般为45°~55°,以使熔化金属与水平板很好熔合。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仍为65°~80°,用斜圆圈形或反锯齿形运条,运条速度除了在图2-9中的c点、e点上不需停留之外,其他都一样。焊接时应注意熔化金属与水平板要很好熔合。
焊接第三道焊缝时,应覆盖第二道焊缝的1/3~1/2。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为40°~45°(图2-10中的b),角度太大易产生焊脚下偏现象。一般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速度要均匀,不宜太慢,因为速度慢了容易产生焊瘤,使焊缝成形不美观。
如果发现第二道焊缝覆盖第一层大于2/3时,在焊接第三道时可采用直线往复运条法,以避免第三道焊缝过高。如果第二道覆盖第一道太少时,第三道焊接时可采用斜圆圈运条法,运条时在垂直板上要稍作停留,以防止咬边,这样就能弥补由于第二道覆盖过少而产生的焊脚下偏现象。
如果焊接焊脚尺寸大于12mm以上的焊件时,可采用三层六道、四层十道来完成,如图2-11所示。焊脚尺寸越大,焊接层数、道数就越多。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焊件能翻动时,应尽可能把焊件放成图2-12所示船形位置进行焊接,这种位置是最佳的焊接位置。
因为船形焊时,能避免产生咬边、下垂等缺陷,而且操
作方便,易获得平整美观的焊缝,同时,有利于使用大直径焊条和大电流,不但能获得较大的熔深,而且能一次焊成较大断面的焊缝,能大大提高生产率。采用船形焊时,运条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焊接第一层采用小直径焊条及稍大电流,其他各层与开坡口平对接焊相似。
常用焊接材料最小预热温度
-2010标准中公式计算得出。
,按材料所含物质的最大含量计算。
,本表中所列温度仅供参考
材料
碳当量(CET)
最小预热温度(TP)℃
Q235A

60
Q235B

45
Q235C

45
Q235D

38
Q345A

120
Q345B

120
Q345C

120
Q345D

105
Q345E

105
20

91
30

185
35

222
45

297
ZG200-400(ZG15)

105
ZG230-450(ZG25)

188
ZG270-500(ZG35)

263
ZG310-570(ZG45)

338
ZG340-640(ZG55)

413
16Mn

120
20Cr

128
40Cr

281
20CrMo

143
30CrMo

218
42CrMo

311
20CrMn

158
35CrMn

248
40CrMn

323
20CrMnMo

188
40CrMnMo

345
20CrNi

128
40CrNi

293
1Cr18Ni9 1Cr18Ni9Ti
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良好,没有冷裂倾向,一般不需要预热,冬季室外焊接时预热到
30-50℃即可。
0Cr18Ni9(304) 00Cr19Ni10(
304L)

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

常用焊接方法代号
本部分标准摘自SN200-2010标准,图纸中有要求,一律按图纸要求执行,如图纸中没有明确要求,按本标准执行
焊接方法名称

常用焊接规范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Shess
  • 文件大小4.18 MB
  • 时间2022-03-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