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廉颇蔺相如列传.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蔺相如的为人,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而遭受让)
④大王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三、重点虚词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四、掌握画线词语的古义
①拜为上卿(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
⑧布衣之交(平民)
五、词类活用

①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杀)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穿)

①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①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六、特殊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庭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研读“完璧归赵”
“无意偿城”?
【提示】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提示】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提示】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研读 “渑池之会”
?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提示】“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提示】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秦王不怀好意,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3.“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提示】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研读 “廉蔺交欢 ”
,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
【提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提示】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广阔,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
“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惭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1.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3.08 MB
  • 时间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