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经开区简介(一)发展历程重庆经开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重庆首个、西部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位于南岸区。2001年开始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发展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顺利完成了近9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培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绿色食品、服装等六大产业,汇聚了4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2010年7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重庆经开区的管理体制进行战略调整,让重庆经开区回归南岸区,并在南岸区的茶园组团地区设置了59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其中可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赋予重庆经开区承接两江万亿工业板块、引领江南万亿工业板块、带动重庆主城东南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使其继续发挥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助推南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重庆经开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切从零开始,迈开新一轮发展步伐,跨入二次创业的新腾飞时期。(二)综合环境区位优势显著。现在的重庆经开区区位优势显著,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北临长江,拥有10公里的长江岸线和10平方公2里的滨江地带,毗邻长江内河流域第二大岛——广阳岛,是发展高端住宅、水路休闲、品牌业态的首选之地;拥有长江中上游的天然良港——东港,泊位丰富,正在重点开发建设,是发展仓储物流的优良港口。东西侧倚铜锣山、明月山两大山脉,森林覆盖率超过50%,拥有“山城花冠”和“重庆肺叶”——南山,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四通八达。经真武山隧道、大佛寺大桥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火车北站仅需20分钟;经内环快速干道、长江大桥或菜园坝大桥至解放碑、朝天门、重庆火车站仅需10分钟;经慈母山隧道、朝天门大桥至江北嘴仅需10分钟;南山隧道建成后,通往渝中区、江北区将更加快捷。东港码头滨临长江黄金水道,可直接实现海上航运;绕城高速公路、内环快速干道、江南大通道、东城大道,以及轻轨6号线、轻轨8号线、铁路东南环线,形成便捷的陆路网络。能源供应充足。拥有110KV迎龙、峡口、莲池、东港变电站4座,在建220KV书房变电站1座,电力保障能力强;拥有覆盖全境的供气管道,并与重庆外环高压燃气管线相连,气量气压充足;拥有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臭氧深度净水水厂1座,水源清洁,出厂自来水达到直饮水标准;拥有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工业和生活污水可全部纳管。3(三)发展战略经过反复研究、集思广益,重庆经开区科学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12345”发展战略。围绕1个目标。围绕将重庆经开区建设4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实现投产、在建和招商项目产值2000亿元,其中实际投产项目产值1000亿元。立足2大定位。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港口开放基地”两大定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地。做强3大产业。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4大任务。到“十二五”末,拓展区可建设范围内土地整治基本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趋于完善,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推进5区建设。1年打基础、3年上台阶、5年见成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