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鄂州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鄂州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是紧密结合湖北省鄂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开设的产业支撑型专业。它于2010年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专家论证并报经湖北省教育厅审批同意设立(见鄂教高[2010]15号文件),于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职生。为把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主动适应鄂州及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区域物流业,服务区域物流业,提升区域现代服务业,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湖北省一流高职精品专业,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年均增长23%;,,年均增长14%。2008年,%,%,,,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速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二)社会背景鄂州职业大学地处湖北省鄂州市,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中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已经逐步融入了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圈。根据“鄂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精神,鄂州市将依托三江港区,加快建设枢纽转运型物流基地,培植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力争将三江港列入武汉综合保税区,将鄂州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区域性物流中心。(三)专业建设现有基础鄂州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1、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物流专业综合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并装备有第三方物流软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软件,可以开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实训,实训基地设计理念较新、共享程度较好、专业特色鲜明。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与鄂州市大通物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州钢铁公司物流中心、鄂州三江港物流集散中心等多个单位达成了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物流专业教学和真实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时能达到业务操作人员的岗位标准。2、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历年来重视专业教学管理,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了多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四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讲课,丰富教师的教学素养。现有专业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75%。所有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或研究生,且均有执教过本校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曾在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上工作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基本可以胜任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学校还与鄂州市物流业协会达成意向,聘请4名以上物流业从业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师。3、相近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学校已开设了多个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实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办学成果丰硕,办学经验丰富。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与建设思路鄂州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鄂州及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物流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鄂州市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和实现鄂州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二)专业建设目标1、制订以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高
鄂州职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