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测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6页
尿液一般检测
一、尿液理学检查
二、尿液化学检查
三、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四、尿液分析仪检查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6页
尿液理学检查
尿量
尿色和透明度
比重
素
尿胆原和尿胆素
血红蛋白
亚硝酸盐
白细胞脂酶
维生素C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6页
酸碱度
检测原理 干化学试带法采用双指示剂法,膜块中含有溴麝香草酚蓝(-)和甲基红(-),变色范围为黄色()-绿色()-蓝色()
参考值 -, -
临床意义
1、强酸性新鲜尿 常见于糖尿病、痛风、白血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等。
2、强碱性新鲜尿 常见于膀胱炎、碱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等。
蛋白质
定量测定为24小时的尿液中约含20-80毫克,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检测原理 试带法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颜色的深浅跟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2、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或肾结核
3、其他疾病:如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败血症、白血病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6页
葡萄糖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mmol/L),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阳性反应,称为糖尿。
检测原理 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临床意义 常见于下列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此外,颅内压增高,如脑震荡、脑瘤等也可出现糖尿。
酮体 是尿中乙酰乙酸 β-羥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检测原理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临床意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娠呕吐 严重饥饿等
胆红素与尿胆原
原理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可溶于水,从尿中排出,称为尿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尿胆原,尿胆原与空气接触,即为尿胆素。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增高:梗阻性黄疸、肝炎
尿胆原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6页
血红蛋白 有助于血管内溶血疾病的诊断
亚硝酸盐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当泌尿系存在感染,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的量增多,尿中亚硝酸盐可呈阳性。
检测原理 亚硝酸盐还原法
白细胞酯酶
检测原理 酯酶法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因此检测结果呈阴性。
维生素C 尿液维生素C浓度增高,可对隐血/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亚硝酸盐试带反应产生严重的负干扰,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试带法尿其他检测项目结果是否准确,以避免假阴性结果存在。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6页
尿干化学试带检测项目及原理
项目
英文缩写
反应原理
参考结果
pH
PH
酸碱指示剂法
随机尿:-
比重
SG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
蛋白质
PRO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阴性
葡萄糖
GLU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阴性
胆红素
BIL
偶氮反应法
阴性
尿胆原
URO
醛反应、重氮反应法
阴性或弱阳性
酮体
KET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阴性
亚硝酸盐
NIT
亚硝酸盐还原法
阴性
隐血或红细胞
BLD
血红蛋白亚铁血红素类过氧化物酶法
阴性
白细胞
LEU
酯酶法
阴性
维生素C
VitC
吲哚酚法
阴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6页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检查方法
尿液细胞
尿液管型
尿液结晶
其他有形成分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6页
尿液有形成分是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形物,如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真菌、寄生虫、精子等
检查方法 1、传统显微镜检查法(直接镜检法、离心浓缩镜检法)
2、尿液分析仪法(流式分析、图形分析)
尿液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等
尿液管型 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等
尿液结晶 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胆红素结晶、亮氨酸结晶等
其他有形成分 细菌、真菌、寄生虫、精子、纤维状物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6页
尿液分析仪检查
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
现在
尿常规检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