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韩健单位: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
课时课题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2年9月3日,星期一,第3节课
课标要求: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与本节课相关的课标具体内容为,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目标:
①识别并说出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②概述并解释花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重点、难点)
①通过解剖完全花,培养学生使用仪器(放大镜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分工操作实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与小组合作解剖花,体验生物学的探索和实验的乐趣。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根据心理学规律,每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有意注意是最集中的,对学到的知识记忆也最牢固,我决定采用先进行雌蕊相关知识的教学。我把桃花结构模型中的雌蕊拿出来,让学生一起来猜一猜的方式,学生猜完以后,直接进行讲解。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初步认识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然后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最后归纳总结,当堂反馈。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猜谜激趣—提出疑问—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练习检测”等多种学习形式,穿插融合,及时反馈,提升学习效率。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我新接初二年级的第一堂生物课。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老师需要在第一节课中迅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并获得学生的认可,所以我设计了一节轻松并且相对比较简单有趣的教学流程。
我校初二年级每班不足40人,进行分组实验所需材料不多,为进行分组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校在班级内没有多媒体,因此我就没有制作课件,而是采用了在黑板上使用彩色粉笔“板画”桃花结构图的方式,给学生增加直观印象,也让这幅图贯穿整堂课,也是本节课的板书。
课前准备:
桃花结构模型、供分组实验解剖用的完全花鲜花12朵(每组2朵)、放大镜解剖刀等实验器材共6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猜一猜”
(2分钟)
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生物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出示桃花结构模型,只拿出雌蕊向全班展示)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注意: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猜测时间,不要着急公布答案,尽量让每位同学都喊出自己的答案,并对学生猜测的答案进行即时的点评,师生迅速互动,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
猜测,争论,在教师的提示下说出答案。
教师希望“猜一猜”活动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和新老师的距离,尽快接纳老师。
同时,利于上课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先突破花的结构中雌蕊的结构这一难点。
【环节二】
设疑导学
自主学习
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雌蕊结构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
阅读教材,完成助学中的相关内容。
由“猜一猜”活动,激发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在此时顺势讲解雌蕊的结构名称,学生印象深刻。因为花的结构名称较多,学生易混淆
1花的结构和类型济南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