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3期●历史随笔佛罗伦萨漫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沈坚在校上了近30年课,文艺复兴讲过不知多少遍,作为文艺复兴的故乡,佛罗伦萨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圣地。过去很多年来,这只是一个诱人的梦想,不像我一位做留学生的朋友,研究欧洲,学校就提供一笔可观的经费,让你去欧洲实地考察一番。实际也是,哪有坐而论道,蹲在井底纵论世界的?十来年前,终于等来一次机会,几位朋友应邀走了趟欧洲,由此圆了我的梦。当然也就到了佛罗伦萨,到了自幼憧憬过的城市。历史和文化无疑都是鲜活可感的,没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见识和感受,仅赖纸质文献和他人的文字转述,自会平添不少隔膜。那天,我们一早从威尼斯出发赶往佛罗伦萨,居然也花去3个小时以上。途经帕多瓦、费拉拉、博洛尼亚等地,穿越了意大利第一大河——波河,亲身感受到在地势平坦的波河平原上高速疾驰的愉悦,让人联想起当年汉尼拔大军由此长驱直入时的那份欢快劲儿。驱车进入佛罗伦萨之前,导游先让我们的车开上城东南的小丘,凭高望远。透过午间的暑热,可览城市清晰全景之秀色,你对古城概貌有块整体印象,然后再全身心投入,近身体察,岂不更添意趣?j;i多il≥Ⅳ’城‘0』二i彳i佛罗伦萨地处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大区,这里远古为伊特拉斯坎人的聚居地之一,伊特拉斯坎语原称菲埃索莱(Faesulae),这是它的旧名。后来罗马人扩张至此殖民,改称作Colonianorentia,意即“鲜花盛开的殖民地”,转义为“繁荣之地”或“花之都”。以Florence沿用至今。这一意大利地名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被译成了诗意十足的“翡冷翠”,但后来人们更多地还是依循了音译的“佛罗伦萨”一名。小丘上这片使人心旷神怡的观景台,叫米开朗基罗广场,中间立有一座米氏的著名雕塑代表作《大卫》青铜像,四角又各有《晨》、《暮》、《昼》、《夜》四尊雕塑的仿制品。从米开朗基罗广场望开去,可远远瞥见阿尔诺河汩汩长流,把佛罗伦萨市区分划为二。偌大一座城市,未见一幢高楼,最高点除了大教堂的圆顶,就是乔托钟楼和韦齐奥宫高耸的塔楼。佛罗伦萨的样貌,跟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格局并无多大改变,时间仿佛就定格在了500年前这一瞬间,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转换,几乎不曾发生。意大利和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若不知自重而一味盲目追求“旧貌换新颜”,把自身历史的遗迹都扫除了,把历史的文脉都挖断了,你还配称什么“文明古国”!下车进市区走访的首处景点,是位于最大火车站附近的新圣母教堂,因建于9世纪圣母祈祷所原址而获名。新圣母教堂为天主教多明我会的主要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约完成于14世纪中叶,为佛罗伦萨城第一座宗座教堂。教堂的正立面昂然大气,采用白、绿两色大理石建材拼花工艺构筑,美奂美轮。这种讲究外观绝对对称,上方的山墙饰加圆形彩窗的设计理念,对后来意大利建筑的巴洛克与哥特式风格影响颇深。新圣母教堂的设计者据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阿尔伯蒂,其大手笔的确不同凡响,令人叹为观止。正如许多地方的教堂那样,新圣母教堂也收藏了不少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像文艺复兴艺术大师马萨乔(io)的名画《三位一体》、布鲁内莱斯奇的《十字架》、吉兰达约的《玛利亚与圣乔万尼的一生》,等等。随后,我们步行至古城中心,参观佛罗伦萨大教113万方数据堂、圣乔万尼洗礼堂和乔托钟楼建筑群,这里集中了佛罗伦萨建筑最精华的部分,是足可让人顶礼膜拜的艺
佛罗伦萨漫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