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7页
一、概述
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按计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女性为I或β受体阻滞剂 ,早用早受益。孰先孰后,并无差异,个体化选择。
第三步: 联合应用ACEI或β受体阻滞剂 ,经典常规,尽早联合,均无须等达最大量。
第四步:加地高辛或螺内酯。
第五步:合用地高辛螺内酯联合多种药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7页
推荐药物对心衰的治疗效果
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
证据充分的:各种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有一定证据的:ARB(坎地沙坦、缬沙坦)、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有待证实的: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其余的ARB和β受体阻滞剂。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7页
推荐药物对心衰的治疗效果
能够改善症状的药物
证据充分可以长期应用的:利尿剂类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地高辛。
有争议仅可短期应用的: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安力农;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7页
一.利尿剂
(一)利尿剂应用要点
,是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均应给予利尿剂。阶段B因无液体潴留,不用利尿剂。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7页
一.利尿剂
。因利尿剂缓解症状最迅速,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可发挥作用,而ACEI、 β 受体阻滞剂需数周或数月。
。
。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液体潴留、伴高血压和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7页
一.利尿剂
(二)临床应用
(氢氯噻嗪25 mg/d,呋塞米20 mg/d,或托拉塞米10 mg/d)逐渐加量。~ kg 。
mg/d已达最大效应,呋塞米剂量不受限制。
(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重稳定)即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
。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7页
一.利尿剂
(三)利尿剂抵抗
轻度心衰患者即使小剂量利尿剂也反应良好。
心衰进展和恶化时常需加大利尿剂剂量,最终则再大的剂量也无反应,即出现利尿剂抵抗。
可用以下方法克服:①静脉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静脉注射40 mg,继以持续静脉滴注(10~40 mg/h);②2种或2种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③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如短期应用小剂量的多巴胺100~250μg/min。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7页
一.利尿剂
(四)不良反应
1.电解质丢失:低钾、低镁、低钠血症,而诱发心律紊乱。并用ACEI,保钾利尿剂特别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常能预防钾盐、镁盐的丢失。
2.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利尿剂的使用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RAAS。利尿剂应与ACEI以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3.低血压和氮质血症:可降低血压,损伤肾功能,但低血压和氮质血症也可能是心衰恶化的表现。可以用多巴胺。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7页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公认是治疗心衰的基石和首选。能降低死亡率。
所有患者,包括 B、C、D各个阶段和NYHAⅠ~Ⅳ各级患者,都必须使用ACEI,且需终身,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A人群可用预防心衰。
医生患者都应坚信:①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死亡和住院,症状改善出现慢,即使症状改善不显著,仍可减少疾病进展。②早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一般不影响长期应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7页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一)ACEI在心衰的应用要点
全部CHF患者必须应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ACEI需终身应用。
一般与利尿剂合用,如无液体潴留亦可单独应用,一般不需补钾。
合用β受体阻滞剂有协同作用。合用阿司匹林无不良作用,对CHD患者利大于弊。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7页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二)ACEI的应用方法从极小剂量开始,每隔1~2周剂量加倍。一旦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即可长期维持,需个体化。起始治疗后1~2周内应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以后定期复查。如果肌酐增高<30%,为预期反应,不需特殊处理,但应加强监测。如果肌酐增高>30%~50%,为异常反应,应减量或停用。不应同时加用钾盐,或保钾利尿剂。并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时,ACEI应减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