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学科:数学
人数:30
老师: 陈洁
课题:条形统计图(二)
班级:三(10)班
教时:1
日期:2018年5月22日
一、制定根据
1.教材教法分析:
本册教材有关统计的知识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学科:数学
人数:30
老师: 陈洁
课题:条形统计图(二)
班级:三(10)班
教时:1
日期:2018年5月22日
一、制定根据
1.教材教法分析:
本册教材有关统计的知识内容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统计表初步》和《条形统计图(一)》后的进一步学习。教材按照先认读图后画图的原那么递进,本课主要安排两个层次的内容:1、,知道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纵向表示,也可以使用程度方向表示。2、通过辨析,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和直条的长度有关,也 和1刻度(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本课围绕学校刚刚过去的冬季主题活动,引入并再认识条形统计图。设计了三个大环节:首先是图表勾连,让孩子感知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其次是表图勾连,认识统计图的不同形态;第三大环节是图图比照,通过比照不同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视觉的冲突激发学生深度考虑,感受单位数量对于统计图的影响,为下一课时根据数据合理确定一格表示的数量,使统计图可以完好、明晰地表示统计数据,把握统计图的整体情况做铺垫。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可以进展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能在格子纸上画出简单(每个刻度代表1个单位和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直条,“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感受还是比较深化的,但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忽略直条表示的数量不仅和直条长短有关,也和一刻度表示的数量有关。需要学生在识读过程中不断辨析,主动将统计图和统计表联络起来,图到表,表到图,然后图到图,在图、表的不断识读和辨析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二、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理解不同表现形式,进步识读条形统计图的才能.
2、经历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的过程,知道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不仅和所画的直条长度有关,而且和1刻度(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3、逐步体会统计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知统计的有趣和有用,有探究的欲望。
三、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二)
标题 直条长短
工程 统计图表示的数量
数量 一格表示的数量
直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出示条形统计图
1、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哪种情况的统计。
2、交流统计图的组成
标题、工程、数量、直条
学生交流,
说理由
交流统计图的组成
在将统计图和情境相匹配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记忆。
活动一:图表勾连,感知统计图
校园冬季活动之校服爱心捐赠活动
出示不完好的条形统
条形统计图(二)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