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82页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应用各种理论,对教学)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
复习热身活动设计
课文学习活动设计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学习活动设计..\..\Ulead VideoStudio\\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学习活动设计
语言操练活动设计(控制性错误的控制)
真实运用任务设计
复习巩固活动设计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82页
培养运用能力的学习活动
全组重复说同一句话She’s dancing.
让全组每个同学看不同的女孩跳不同的舞的图片,进行描述,巩固She’s dancing.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82页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因此不应将其
对立起来。
教学设计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
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
计划、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进度等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82页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 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82页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82页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82页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82页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82页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82页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82页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82页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系统的有序性,不仅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表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中,不仅要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也要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