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
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全诗共10节,以空行相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第1~2节,交代故事的起因。简要地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老头儿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酬谢老人。第3~8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的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第9~10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诗歌在叙述故事时,主要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大海的变化体现金鱼的变化,即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到恢复老太婆贫穷的原状,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二是通过想象,丰富诗中的故事情节,理解诗中人物形象的意义;三是了解对
(3)从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
师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从文中找一找答案。
4、自主探究
出示“自探提示”: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并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批注下自己的体会。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一)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1 一个木盆 有了新的 微微起波浪
2 一座木房子 有了一座新木房 发浑
3 要做世袭贵妇人 成了贵妇人 不安静
4 要当女皇 成了女皇 阴暗起来
5 海上的女霸王 变回原样 黑风浪,翻滚,奔腾,狂吼
(二)研读人物性格特点
1、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五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
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