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新城市群建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方战略论文-论新城市群建设
摘要:如果将城市群界定为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那么,未来中国将形成23个新的城市群。但并不能因为地缘相近就其称为城市群或城市圈,相反,需要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力促新城市群形成,带动中国步入现代化行列。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化;城镇体系;新城市群

发达国家区域之间以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实质是城市群之间经济的竞争。究其原因,发达的城市或城市群不仅聚集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高端人才——从而形成总部经济,而且集聚着几乎能够左右这个世界的众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正因为此,所以后起的国家或地区无不把城市或城市群发展战略放在突出的地位倍加重视,从而使得自身的经济尽快步入现代化的行列。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早在1980年代初期即提出“首先是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后来又进一步提出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设想,以至于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应“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国的城市群战略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于21世纪初期。它不仅将主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方向,而且,从区域层面上看,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亦将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城市圈或城市群的建设上。

一、城市群之内涵与外延
关于城市群之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解释。如陈胜昌认为,城市群可以是由多个大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1]田炳信、周牧之认为,城市群是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2]李丽萍认为,城市群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中心城市保持高度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体系。几个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城市群组成一个城市带。例如,美国的南加州城市带由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戈三个城市群组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首先,它们都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特点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其次,它们都是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很高、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域。第三,它们的组成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
面都存在着频繁、密切、多样化的联系,使整个城市地域系统呈现出高度的一体化倾向。最后,它们都是以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为核心,由众多中小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3]然而,杨连云则认为,城市群就是大都市圈(带)。它以经济中心(大都市)为核心,以经济网络为纽带,联结周边中小城市,构成一个经济区域。[4]徐康宁认为,城市群是由许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的核心内涵是多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5]周绍森认为,若干个相近并相关的城市之间由交通网、信息网或产业带交织在一起组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城市群(又称城市圈),亦即城市经济网络,而多个城市群体又构成更大的城市经济网络。按照法国学者戈特曼的观点,建立都市圈或城市经济网

论新城市群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047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