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的: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的: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惯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才能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根底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才能。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才能、操作才能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惯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形式:“自主探究”教学形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的: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才能。
才能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才能。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才能.
教学形式:“自主探究”教学形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吗?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精品文档请下载)
2、直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新授
【知识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1、我们如今有直尺作为测量工具,那在古代没有直尺,人们又是如何测量物体的呢?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人们经常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假设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展测量,你打算怎么测?
播放课件认识“庹”、“拃"和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2、同一事物,选择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长度单位量课桌长度。
(1)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拃量课桌的长。
发现:师生量得的结果不同。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比较学生的拃和老师的拃的长短。
学生的拃短,老师的拃长。 发现:不同人的拃,
长度单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