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组成的常用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根底上答复“考虑.练习”中1、2、3的问题。
5. 在老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出色的奉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络起来的呢?
,想一想:他们的联络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师总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一)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疑心么?为什么?
b哪些词最能表达?(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疑心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犯人类的真理吗?”
     (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心的句子。
    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疑心,还英勇地进展试验.
(二)细析伽利略试验和结果部分。
1提问: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
    (a自己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
2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 结果如何?
②提问:
  ?(反复、许屡次)
   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都”、“确实”、“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和重量有关”划掉。
④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场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
  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