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解释数据传输速率所使用的 3 种不同的定义的主要内容
码元速率:每秒传输的码元数,又称波特率单位为 DB,如码元持续时间为 T(S)则码元速率为
NBD=1/t(s)
数据传信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码的速率,又称 ,通信信道由 参与的用户独享 .采用这种交换方式 ,可以保证用户的通信宽带 ,时延较短 ,但是线路的利用率 不高 , 通信网络即使用电炉交换技术
分组是指包含用户数据和协议头的块 ,每个分组通过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呗传送到正确目 的地 .一条信息可被分为多个分组 ,每个分组独立传播 ,并可能沿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 ,等到所 有分组都到达目的地 ,就可以将他们重装 ,传递给上层用户 .
对电脑网络的进行层次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各层功能明确 .这样在某层具体实现方法或功能发生变化时 ,只要保持与上下层的接口不
变,就不会对各层产生影响
层间接口清晰 ,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层数适中 .防止不同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也不能太多否则体系过于庞大 , 增加各层开销
网络中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节点的同层具有相同功能
TCP和UDP的功能有何不同
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 ,适用于一次传送大批数据的情况 ,并适用于要求得到
相应的应用程序
UDP 提供了无连接通信 ,不对传送的数据包提供可靠性保证 ,适合一次传输少量数据的情况
传输的可靠性有传输层负责
什么是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是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 ,向网络
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服务 ,有用户的主机和终端构成 ,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
的通信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有什么区别?分别有哪些特点?
OSI 参考模型对体系结构 ,服务定义 ,和协议标准 3 方面进行了描述 ,他定义了由物理层 ,数据 链路层 ,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组成的 7层模型,用以进行进程间的通信 ,并作为 一个框架来协调各层标准的制定 ,OSI 服务定义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以及层与层之间的
服务原语 ,OSI 协议标准精确的定义了应当大宋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应该通过何种过程对此控 制信息进行解释
TCP/IP体系采用了 4层结构,每层都使用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功能 ,分别为网
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TCP/IP与OSI模型的目的跟实现功能都一样 ,本质上来讲都采用了分层结构 ,并在层间定义了 标准接口 ,上层使用下层的服务 ,但是下层提供服务的方式对上层来讲是透明的 ,在对等层采 用协议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层次划分上也有相似之处
2 种模型提出是独立的 ,出发点也不同 ,OSI 理论比较系统 ,全面 ,对具体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但是和具体实施有很大差异 ,TCP/IP则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在INTERNET和局域网中都有
应用 ,但是缺乏统一规则 ,层次划分并不清晰和确定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
简述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局域网分布范围小 ,配置简单 ,特点如下 :覆盖范围小 ,数据传输速率高 ,传输质量好 ,无码低 ,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相对简单 , 软硬件及协议方面有所简化 , 有相对规则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分为哪 2 个子层 ?分别完成了什么功能
分为逻辑链路子层(LLC)和介质王文控制(MAC),这样划分的目的是将数据链路层中与硬件 有关和与硬件无关的的部分进行区分 ,
动态分配 , 控制和管理信道的使用 .LLC 具有过失控制 , 流量控制等功能 , 负责实现数据帧的 可靠传输•各种不同的LAN标准表达在物理层和 MA(子层上,传输介质的区别对 LLC来说是透 明的
3•什么叫1-坚持CSMA这种技术有什么优点 ?
CSMA表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 ,分为非坚持 CSMA,1-坚持CSMA,P坚持CSMA,-坚 持CSMA是指:假设信道空闲,则立即发送,假设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如有冲突, 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 , 重复上 2个步骤 .
优点是 , 只要介质空闲 , 站点就可立即发送 , 有利有抢占信道 , 防止利用率损失 , 但是多个站 点同时监听必然产生冲突
简述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在令牌环中 , 定义了一个特殊的名为令牌的帧 , 拥有令牌的电脑才可发送数据 , 他向目标地 址发送一个帧 , 环路电脑收到帧后 , 将帧中地址与自己地址相比较 , 如不是发送自己的帧 , 则 直接沿环路发送下去 , 如是自己的帧 , 就复制下帧中内容 ,, 并在帧中加一个标记表示收到帧 ,
然后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