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
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
学以致用。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
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
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
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
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
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
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
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
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
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
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间分配
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
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
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
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
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
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
学生集体上课。
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不同的组进
行教学。主要类型有: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学科分组。
75、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
值判断。其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76、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
展水平的评价。
77、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
78、总结性评价:是在一门课程或某段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
过程进行的评价。
79、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
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
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80、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
教育学名词解释(0000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