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地质灾害防治经验交流材料
入汛以来我县持续降雨,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6月份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20%,我县2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镇、卡撒乡、曾达乡等乡镇受灾严重,灾害致使我县基本农田、农房及道路、河堤、桥梁、饮水管网、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部分设施损毁,给我县老一百零一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全县防灾工作的开展得力,有效避免了许多灾害。如县镇村泥石流因为前期监测工作扎实,在6月30日泥石流冲出时沟口7户35人无一伤亡的成功避险案例;县城区八步里沟、万林乡大、小俄沟等泥石流治理工程因治理及时,充分发挥了治理工程作用,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和做法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全县迅速投入到抗战救灾工作中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到灾害现场亲自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其余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乡镇党委第一书记下沉到基层一线,查看灾情、安抚灾民,指导群众抗灾自救,要求各乡(镇)、村、组、隐患点、监测人员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科学避让的原则,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确保人民群众生命不受伤害。一是强化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县国土资源和气象局密切合作,联合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确保预警预报准确传达到个乡镇及监测点。二是强化汛期值班。进一步细化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强化信息保畅、监测预警和主动防灾等工作要求,确保防灾应急时效性。三是抓好关键区域、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和在建工程的地质灾害防范,将防灾工作落实到操作层面。四是加大部门间协调和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得以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二、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
全方位推进,形成地灾防治强大合力。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实行关口前移,以村为主体,村民为群测群防员,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实践中所体现的积极作用,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道关口。着力构建属地管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经信、教育、公安、城乡建设住房、交通运输、农业水
地质灾害防治经验交流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