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神科门诊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后,氯丙嗪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体,导致奋乃静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导致两者副作用叠加;氟哌啶醇联合利培酮使用会增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3.1.2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过量虽然多数精神病患者都会伴随睡眠障碍问题,临床医生通常也都会选择镇静催眠药来解决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但此类药物在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医生在未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就选择镇静催眠药、多种镇静催眠类药物同时使用,或者药物长期使用,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多种安定类药物同时使用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患者可耐受和对药物的依赖性,停用时产生戒断症状。3.1.3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是指在使用精神类药物时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人群等超出用药说明记载的范围4],具体原因如下:①药品本身对特殊人群缺少研究,导致药品说明书不够完善。②一些精神科药物的说明书存在滞后性,临床经验还未形成理论指导用药,医生更倾向于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患者给药。③说明书中对用药方法的介绍过于模糊,如部分药物在使用时需要随着患者病症的变化或治疗情况变化逐渐改变给药剂量,医生难以把握好用药剂量,容易导致药物毒副作用或者有效剂量不够面临病情复发的风险。④一些医生仅凭个人的临床经验用药,药品的临床使用信息不停在更新,但医生对药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之前的经验上,没能很好地了解到相关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⑤精神病通常需长期用药,临床医生有时候为了照顾患者避免来回旅途劳累,特别是异地患者来回交通不便,为了一次多拿药故意将处方剂量开大,但是精神类药物通常属于特殊管理药物,这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3.1.4频繁换药精神类患者体质较敏感,用药剂量宜逐渐增大,一般要求在缓慢加药至治疗剂量两至三周后,治疗效果不达标或者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时,即应缓慢停药,在停药过程中不易使用与原用药相同药理的药品替换,对于难治类的精神类疾病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由于医生和患者对于病情控制的期望较高,一些医生出于急于控制患者症状的心态,一旦使用的药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着单一用药的原则,医生便尝试新的治疗药物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导致患者频繁换药。
3.2相应的管理对策
3.2.1健全医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处方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同临床医生用药交流定期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药房不能够只负责拿药,不顾不理不合理处方,盲目执行,应该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医院需要监管医生和药品厂家之间的利益问题,出现药品回扣问题,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另外,加强对精神类药物的管控,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同时加强对医生和患者关于精神类药物管控的宣传,完善精神类药物相关的的各项登记手续。3.2.2加强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医生专业能力的培训,包括科室内部组织的培训及外部的学术会议,鼓励医生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定期考核精神科医生的业务知识,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的适应证、性能、疗程、毒副作用、禁忌证、用法用量等,尽可能以最少的剂量达到最好的疗效,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患者,酌情予以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加强医生业务能力的同时不忘对他们职业道德的培训,医生用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要增加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3.2.3加强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由于临床医生通常业务繁忙对药物的配伍搭配及最新研究进展了解不深,此时应该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药及时对处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该立即和临床医生沟通探讨,同时也要加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意识,通过医生和药师的配合服务于患者3.2.4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用药宣教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精神和认知能力有限,自行服药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部分家属对精神类药物的特殊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过度的注重病情和疗效,对药物本身的毒服作用缺乏辨识,特别患者长期服药容易使家属失去监管的耐心,导致各种风险的增加和病情的复发,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用药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的患者用药宣讲课,促使患者和家属正确用药。










4总结
随着国家对精神卫生的

精神科门诊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