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意人生
徐志摩(1896-1931),1915年中学毕业,后学于泸江大学、北洋大学、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次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政治。1920年入英。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迂腐,但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陆小曼的这种观点却表达了她的爱国之情。
过了第一关,徐申如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7月,徐志摩在硖石的西山上和父亲作了恳切的交谈,并不顺利。后来,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但他也有三个条件:
一、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
二、婚礼必须由胡适作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
当徐志摩委托胡适向她提出与其女结婚的请求时,她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
一、要请梁启超证婚,因为梁启超在全国负有名望,又是徐志摩的老师;
二、要在北京北海公园图书馆的礼堂里举行婚礼。
梁启超的证婚词明着是对徐志摩,但他更看不惯的其实是陆小曼。在他第二天给儿子梁思成和媳妇林徽因的信中更可以看出来:徐志摩这个人其实很聪明,我爱他,不过这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我又看着他找得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痛苦更无限,所以对于那个人当头一棍,盼望他能有觉悟(但恐很难),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便了。信中所谓的“那个人”,当然是指他看不惯的陆小曼。
林徽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著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後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 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一夜》 作者: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那一夜》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的诗意人生资料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