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石景山区政府能否实现由 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向 公仆式”
的服务型转变?
2006年最后一天,北京城区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真是好兆头,瑞雪兆丰年呀。 ”家
住石景山区的张大爷一早起来晨练,为试点区域?
富大鹏:我想是因为石景山区具备扎实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首先,公用信息网络平台覆盖全区,已形成覆盖全区党政机关、街道办事处、区属企事
业单位、社区和部分社会单位的石景山区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为全区电子政务的开展提供了
坚实支撑。
其次,数据中心初具规模。 数据中心位于区政府大楼三层,总面积 130平方米,其中机 房57平方米,依照国标 GB/T2887-2000、GB9361-88、GB50174-93的要求进行建设,为全 区各单位提供主机托管、虚拟空间服务。
第三,信息资源整合出现成效。 为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业务协同的难
题,特别是为满足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具体业务对资源共享与交换的迫切需求,启动了信
息资源体系建设工作, 目前区信息资源基础平台已初具雏形,已建立了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平台,整合了 87类政务地理信息图层、9986家法人单位信息、49万常住人口信息、16万 流动人口信息及15万多城市部件信息。这些信息资源的整合为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信息化队伍发展壮大。我区已建立起蓿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信息化工作办公
室——信息网络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及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三级规范的组织体系, 并培养
与锻炼了一支既精通信息技术又了解政府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最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部门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本项目所涉及具有城市管理、 公共服务业务的委办局中, 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好,85%以上的相关业务都具有信息系统支撑。 如市政管委的地下管网系统、三位一体系统,建委的房屋管理系统等。这些业务系统的开发 和成功运行,是实施项目开展的重要条件。
与其他区县比较, 石景山区的特色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打造“CRD理念的提出;城市管 理理念的创新一鲁谷社区模式;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及应用水平; 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 部委分别在5个领域在我区实施试点工作。
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中国信息化》: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相比,GBCP的特点是什么,老百姓从中能得
到哪些实惠?
富大鹏:一种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电子政务模式;一个公共管理和服务统一平台;一套公
共管理和服务规范。
新模式中政府、企业、市民以及公共物构成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四要素。这四个要
素,以公共物为核心,政府、企业、市民三者作为能动主体, 能够有机结合,达到协调互动, 面向公共服务,职责分明,互联互通,以公共产品为核心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石景山区城 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将充分利用已拥有城市建设管理信息资源,通过建立呼叫中心、 指挥
中心、管理调度中心、监管中心,四中心互动的模式,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要求政府提供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也就是管理要精准、高效、综合、到位;职责要明 确、流程要规范;资源要整合、共享;对企业要有效监管。
要求政府建立和谐的公共服务环境,也就是服务内容要丰富实用;政务信息要公开透明;
服务手段要简便快捷;服务质
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