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计算
【知识点拨】
一.根据化学式计算
1.原理:抓住化学式的概念,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数字的涵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求算关系。
2.类型: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 有关反响曲线的计算分析
G 计算反响前或反响后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以上题目如出现在填空,选择题型中,一般是一种纯洁物质量或用估算法就能解答的题目,计算过程都较简捷;如出现在计算题中那么可简单可复杂,但多与溶液计算综合出现,成为中考的压轴题
8.解题方法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型繁多,复习和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训练掌握常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②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量应该是纯洁的质量,假设不纯应乘以质量分数后代入,体积要乘以密度代入
③要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善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发现或明确或隐含条件。例如:利用反响前后某一物质质量的相等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巧设数据化抽象为形象解答缺数据或无数据计算题等。
④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计算技巧,复习时有针对性地归类加以强化训练。
⑤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计算型训练,这是中考命题的新趋势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1、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求到达掌握,掌握:即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包括: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掌握温度、溶剂条件都不改变的计算。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求掌握有关概念和加水稀释的计算。
2、考试要点: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如[练习局部]中的第1、2、4、6、9、13、14等题,考试热点:有关概念和加水稀释的计算,有关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等。如[练习局部]中的第3、5、8、10、11、15、16、17题。
【例题解析】
1.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
A、7∶11 B、11∶7 C、1∶1 D、14∶11
思路:从化学式可看出在CO中只含一个氧原子,在CO2中含2个氧原子,显然CO中碳元素的含量要大于CO2中碳元素的含量,那么A、C肯定不合理。但B、D究竟哪个合理,还要经过计算。
在质量相同时,实际上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比就是碳元素的质量比。
首先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再计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CO和CO2的质量均为m
CO中碳的质量应为m·
CO2中碳的质量应为m·
质量比为∶=11∶7
解答:B。
2.某三价金属的氧化物中,该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该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响所生成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56 B、160 C、320 D、400
思路:从题中给的+3价金属可写出其氧化物化学式,从其金属质量分数可求出该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从+3价还可写出其硫酸正盐的化学式〔完全反响〕,即可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D
3.,。求:
〔1〕该化合物同哪几种元素组成?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2〕该化俣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假设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思路: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都是原化合物成分,不是空气供应的;生成物的氧元素至少有一局部是空气供应,也可能全都是空气供应的。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质量与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之和与原燃烧的化合物相比,如果相等,说明原化合物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如果反响后生成物中所含碳、氢元素质量和小于原化合物质量,说明原化合物中除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还含有氧元素。
解答:×
= 碳元素质量
×= 氢元素质量
--= 氧元素质量
各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
×100=% 〔碳〕
×100=% 〔氢〕
×100=% 〔氧〕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3∶8∶3
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3。
4.一定温度下,向某硝酸钾溶液中参加4g硝酸钾固体或蒸发掉20g水,都恰好使溶液到达饱和。那么该温度下硝酸钾
初三化学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