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克林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意味的天顶油画———《哲学》《法学》《医学》,表现了他个人的主观性的哲学理念。拿其中的一幅《哲学》来说,《哲学》11010年在第七届分离派展览中展出。整幅画作还未全部完成,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在哲学》这幅画作中,左侧的人群交织重叠在一起,小孩、青年人、情侣、中年人、老人,从上到下展现了人一生所处的不同阶段的人体样貌,形成柱形的一团,增强了平面感和装饰感。竖向的构图又使得人群俯视角度的纵深感加强,加深观赏者的代入感。人体动作绘制充满了动感,消除了平面装饰的呆板。右半边用细密的笔触交织成了深色的背景,隐隐透出一位女性的轮廓,微闭着双眼,与文字说明中所指的“宇宙”融为一体。最下方被称为“知识”的女性,大脑被深灰的丝团状物体半包裹,与她的脸庞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她似乎独立于整个画面之外,冷冷地看着交织的“人柱”,置身事外。无疑,这幅画展现了克林姆特个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以寓言和象征的形式来描绘画面,表现个人的思想观念,同时,《医学》、《法律》与《哲学》一样,都带有浓厚的个人内心感性色彩。这与当时官方学院派的理性主义背道而驰,因此画作的展出并没有受到克林姆特想象中的欢迎,相反的还引起了奥地利一定社会范围内的论战以及来自传统画派的攻击。克林姆特受到打击后,开始专心地与内心对话,这标志着克林姆特摆脱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走向了新的表现内心的艺术。随后几年,克林姆特又创作了《吻》《水蛇》《金鱼》《达娜厄》《女人的三个阶段》《希望》等一系列闻名后世的画作,画面中大多运用了黄金入画,并带有大量的装饰性符号,画面的人物、背景等的布局也以块状、团状为主,将其中的人物特点进行夸张和变形,维持画面平衡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我的思想。例如,在《女人的三个阶段》中,克林姆特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来表示女人的一生,背景用黑灰和金色来构成,最上方左右两块黑色十分明显,挤压出了分布在中间的块状主体人物。朱红色的长块包裹着大量装饰符号从人物背后纵穿画面,与背景的黑色色块形成了十字构图,表现了克林姆特绘画中的装饰性和平面化。1902年,克林姆特创作了《贝多芬横饰带》壁画组图,在这个组图中,他除了使用金制装饰品以外,还使用了珠宝、玻璃、箔片、珐琅对壁画进行镶嵌。这种镶嵌技术来自古代拜占庭的技艺,镶嵌技术使得克林姆特创作的壁画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装饰感。之后,克林姆特又为斯托克莱特公寓的餐厅创作了壁画,使用了镶嵌艺术,画面以金色为主,镶嵌了各式各样宝贵的装饰品,显示出主人尊贵的地位。克林姆特在中期的创作中将写实技法和装饰技法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加入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学观念,形成个人风格的鼎盛时期。由于黄金在画面中的大量装饰运用,克林姆特被称为“黄金画家”,中期创作也被称为克林姆特的“金色时期”。










三、晚期的创作特点(1910-1918年)










克林姆特晚期创作较之前的最大变化便是加入了大量的东方元素。对比其在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夫人像Ⅰ》,他在1912年创作的《阿黛尔夫人像Ⅱ》不再一味追求精美的装饰,而是加入了浓浓的中国风元素,整幅画面采用中国传统的红绿色彩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为了中和红绿对比,阿黛尔夫人的宽檐帽采用了重黑灰色,衣服使用了流状块白色,让画面色调变得和谐平衡。背景的上半部分布满了中国木版年画中的传统戏剧形象,其中的小人、马车、旗子、小亭台、松石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有意思。但总体来说,克林姆特在这个时期仍然保留了装饰性的块状感,大块拼接使得整个画面整齐且鲜明。《阿黛尔夫人Ⅱ》中的夫人形象仍然用西方写实手法创作,配合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元素,中西元素的融合使得画面更有吸引力。不只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日本的浮世绘也对克林姆特后期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他在1917年创作的《持扇女子》,背景采用大片的

浅谈克林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03-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