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净水型、绿色养殖型、旅游观光型、休闲娱乐型、餐饮服务型等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大水面生态渔业特色发展格局。
2.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一是要按照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创新机制、融合发展的原则,总结推广大水面渔业发展经验和先进模式,研究制定大水面渔业养殖容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探索管理运行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出台发展政策,促进大水面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及旅游等业态实现有效融合。二是要狠抓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源头管控,针对大水面渔业生产特点,在做好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养殖品种和容量,严格苗种检验。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创建活动,制定渔业生产各环节的规范标准。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属性,鼓励发展不投饵料的滤食性鱼类。三是要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底层、中层、上层空间,充分开发利用水体养殖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在大水面养殖水域采用“人放天养”、“轮捕轮放”等生态养殖模式,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水产品。通过增加投放量和捕大留小等方式,提高鲢鳙大规格商品鱼生产量。通过轮作养殖、分区养殖等方式提高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生产量。四是要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大水面经营者各地依托当地特色,创新发展独具特色的水产品牌或水产区域公共品牌,开展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组织经营者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主流展会,支持举办各种特色展销活动,以品牌建设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五是要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发展电商销售,让大水面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宣传推介自己的水产品品种或经营特色,学习网络经营知识,掌握网络交易技巧,运用安全的支付手段,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宣传销售自己的特色水产品,为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生态保护,提升质量
一是要依托重要湖库等大水面,大力开展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种保护区建设,将保护区全部纳入生态红线管理范围,为生态渔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和环境保障。二是要积极开展大水面养殖放流,将湖库等大水面列入养殖放流支持范围,发挥财政资金项目带动效应,鼓励大水面管理单位和企业投入,开展湖库放流,达到恢复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渔业收益的效果。三是要严格执行休药期管理制度。倡导水产养殖“少用药、不用药”理念。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全面清理各种非法养殖行为,严禁过量投肥投粪养殖,确保大水面实现绿色健康养殖。四是要严格加强渔政管理,将渔政管理纳入河长制考核内容。在重要湖库等大水面制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每年实施阶段性禁渔。积极组织开展渔政执法专项行动,将湖库等大水面作为执法检点,从严处理电毒炸鱼和绝户网违法捕捞活动,严厉打击破坏大水面生态养殖和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为湖库等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保驾护航。
4.产业融合,开拓空间
一是要开展大水面特色经营。充分发挥渔业净水养水作用,不断优化鱼类品种结构,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主要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