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化石吟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主 备 人
任志强
审 核 人
授 课 人
学习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本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诗中课 题
化石吟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主 备 人
任志强
审 核 人
授 课 人
学习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本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诗中作者对神奇风光的赞美和人类科学的讴歌。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遨游远古,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
教学手段
及课时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真有沧海桑田的变迁吗?假设有,何以为证?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化石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检查预习情况(投影)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
奇幻( ) 裹( )藏
葱茏( )卓越( )
骸( )骨 潜( )行
躯壳( ) 档( )案
猛犸( ) 悄( )然
2、词语积累:
奇幻:奇异而虚幻.
悄然:没有声息。
潜行:机密行走。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腐烂,指经历了极长的时间。
叹服:赞叹而佩服。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诵读此诗:
第一遍:理解本诗的内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此诗(自己练习)
四、小组比读:
比赛规那么
A.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①读准字音 ②普通话标准
③自然流畅,不读破句 ④有感情的朗读
B.两小组比读,一小组做评价。
五、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六、问题探究(先独学再群学)
1、六个问句连用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化石吟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