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f):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f滑= µN 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µ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 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始终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探讨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状况⑷f与假定的运动状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 假如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假如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肯定律是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
(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一说明白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4.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应当说由于惯性或者具有惯性
5. 惯性现象的说明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变更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终出现什么现象。
6.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