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调歌头》评课意见——王吉元.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评课意见
学校:重庆南开中学(融桥校区)
时间:2021、3、 19
班级:八年级八班
课题:《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上课老师:宴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评课意见
学校:重庆南开中学(融桥校区)
时间:2021、3、 19
班级:八年级八班
课题:《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上课老师:宴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下册,这着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兴趣,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老师讲的再多,也是老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宴勇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络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宴勇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因此,张
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张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课前准备的关于中秋咏月的诗句及相应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张老师把朗读作了五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阶段:学生个别朗读,整体把握,并正音。
第二阶段:请班上朗读程度较高的同学朗读。
第三阶段:老师范读(声情并茂并配以肢体语言)
第四阶段:同学比较师生朗读。
第五阶段:学生齐读。
再者屡次朗读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老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才能略强的一员。
第二,师生和作者的关系。
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假设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新信息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我认为宴勇老师让学生去多读课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当进入品读探究,正确评价这一分阶段时,宴勇老师先告诉学生:这首词历来被名家所赞赏,古时候有清朝的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
“中秋词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如今《百家讲坛》中的康震教授评价它为“千古绝唱”,他说:“什么是千古绝唱?他唱完了,你们世人谁都别再唱了,这就是

《水调歌头》评课意见——王吉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