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分析
【摘要】古筝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类型,还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古筝音乐创作也应该做出适当改变。本文首不仅强调民族特色和时尚风格,同时还在创作过程中关注到了地域特色。比如《红水河狂想曲》是由李萌作曲的一首室内乐作品。这首乐曲是专门为一架左面七声、右面五声的古筝和两件低音乐器而创作出来的。在这首乐曲中描绘了广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感情。在音调上运用了具有广西特色的铜鼓敲击节奏,同时结合了印度的音乐元素。通过古筝的演奏来表现红水河的变化,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原始的情绪和率直的风格。
(二)借鉴古代音乐元素
当代古筝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对古代的音乐元素进行了借鉴,启发创作者的灵感,汲取古代音乐的精华,对中国古代的音乐进行再创造。通过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来展现博大的中华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当代古筝乐曲中,这类作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体现了古代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比如由叶小刚作曲的古筝作品《林泉》是当代古筝乐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樂曲既使古典音乐的秀美得到了继承,又将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融入其中,是非常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三)融合现代乐曲
有些当代古筝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是以现代的歌曲或者旋律为源头的,然后通过古筝这种乐器进行处理,对现代乐曲赋予了古筝特色。比如《春节序曲》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改编曲目。这首作品由李焕之作曲,何宝泉演奏。在这首乐曲中融合了融合了民间秧歌的节奏和音调,并且吸收了陕北民歌中的素材。乐曲的旋律非常明快,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在节日里欢呼热闹的场景。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蝶式筝的特点,既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旋律,又能够进行快速的转调,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蝶式筝演奏曲目。
三、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
(一)继承传统
艺术作品是艺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作品,也就不能进行演奏和欣赏。从古至今,涌现出了很多的古筝作品,这些作品是古筝艺术能够发展的坚实基础。当代的创作者在创作古筝作品时,应该对传统的古筝艺术有一种研究、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创作者可以对传统的古筝作品进行系统的树立和分类,并且进行细致的研究,然后应该现代手段对其进行保存。这样不仅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还能够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对中国古琴中的音乐进行大胆的借鉴,使古筝艺术的表现受到得到延伸。创作者要继承声腔化音调的写作传统,追求传统古筝乐曲中的线性旋律,使古筝创作向器乐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运用音响的紧张性,在现代音响氛围中融入古筝传统手法,扩大古筝的艺术表现力。比如由李萌作曲的《长歌行》是一首带有钢琴伴奏的古筝乐曲。“行”是汉乐府歌曲中的音乐体裁,作者在创作理念上受到了启发,同时结合了广西壮族的民歌创作出了这首乐曲。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也在其中融入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二)中西融合
中西方在音乐文化方面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创作古筝作品的时候进行中西融合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体裁上,有些创作者在古筝作品中运用
多元音乐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