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和动机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0页
一、个性概述
二、需要
三、动机
四、兴趣
五、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主要内容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0页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英语中“个性”(Pers理学
早期为行为主义所吸引
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0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0页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0页
(一)马斯洛的五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饥饿、渴、活动、睡眠周期、性与排泄等
安全需要:对危险、威胁与抢夺的防护、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社会保险、退休金等
社交需要:与别人交往、归属与群体、友谊与爱情的给与取得
尊重需要:自尊、别人尊重和自负或地位需求
自我实现需要:获得自己内部的潜力,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0页
(二)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1、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2、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3、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4、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激励作用就会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高层次的需要会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0页
(二)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5、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6、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7、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
8、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
9、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0页
优点:
1、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
2、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
3、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4、在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Maslow的需要理论的评价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0页
局限性
1、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3、缺乏定量分析,在说服力方面尚有所欠缺。
(三)Maslow的需要理论的评价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0页
五、大学生的基本需要
1)维持生存的需要 2)物质享受的需要
3)性的需要 4)秩序的需要
5)躲避伤害的需要 6)躲避羞耻的需要
7)友情的需要 8)求援的需要
9)归属的需要 10)成就的需要
11)自尊自立的需要 12)权利的需要
13)求职的需要 14)求美的需要
15)发展体力的需要 16)助人的需要
17)建树的需要 18)奉献的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0页
第三节 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为实行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形成条件
内在条件:需要
外在条件:刺激,即诱因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0页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与需要、行为模式图为:
需要
动机
行为
刺激
引起
导致
指向
目标满足
新的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0页
二、动机的功能
引发功能
指引功能
激励功能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0页
三、动机的分类
(一)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
1、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2、外在动机: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0页
三、动机的分类
3、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过度辩护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0页
三、动机的分类
(二)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
1、生理性动机: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
(1)饥饿动机:
与胃壁收缩有关
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与下丘脑的神经中枢有关
(2)干渴动机: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0页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0页
下丘脑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0页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
需要和动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