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解题留意事项:
1、问什么答什么。即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脱离材料。
2、留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答案时要留意设问的分值。
3、恰当运用历史语言,表述精确,少说大白话。
怎样学习历史
你肯定要满意你自己的新奇心,你肯定要让你的阅读量增大。这样有用吗?这对你以后做任何学问、做任何事都有用。我举个例子,你毕业的时候要去应聘,那么好应聘吗?在座的你们,现在立刻出去找工作,我确定百分之八十的人找不到。为什么?
我老是跟学生讲:“你去面试的前几分钟,就确定了你能不能找到这份工作。”为什么呢?“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了多少书,都写在你的脸上,你看人的眼光、说话的口气会不一样的。你信任吗?就在那交谈的前几分钟,人家就确定要不要你了,这个很重要。你现在投一份简历,或是通过E-mail给人写信,哪怕只有一百零一零一个字,就确定了你找不找得到工作。有时候外地学生写信给我,说想考我的博士,只要一百零一零一个字我就看得出这个学生不行,就算你用大白话也可以反映出你的水平。你以为找工作那么简单?都和你平常的积累有关。假如你将来想要做学问的话,你更必需广泛地阅读。“博、约、通”,这是过去常常讲的一句话。“博”就是青年的时候杂看、杂读,打下宽厚的基础。而到你二十几岁的时候,到你中年的时候,你把自己爱好都收束起来,做特地的探讨,你去挖一口特地的井,你把这口井打得很深,这叫作“约”。到你五十多岁的时候你再跳出来,再广泛地探讨人类的全部问题,
于是你就会发觉,对于人类全部的问题你都有了一个自己的看法,都有一个自己的解答了,都可以发表争论了,这样就“通”了。就像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意思呢?就是听什么话我都能够做出达观的解读,我不会因为某个东西而恼火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什么是“不踰距”?就是到老年的时候,我的人生阅历已经达到某个境界,哪怕我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犯规了,我砸一个东西都有它的道理,哪怕我乱来都是有道理的。人生阅历积累到这一步,就像水找到自己的渠道流了,水到渠成。这个就是一种阅历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须要怎么做呢?两种手段:一个是经验事情,小说家都是这样干的,所以小说家到处去体验生活,在社会上到处闯荡,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接触,通过亲历亲为的人生阅历来增加自己的才智,然后把它呈现出来写小说;
历史大题解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