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素质理论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通过训练和培养来造就。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学习习惯:
①善于利用时间;
②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③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④分清主次,集中精力;
⑤作有效的决策。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十项品德和能力:
十项品德为: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性;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
十项能力为:思维决定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理解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莫尔(W·J·Bandmal)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10项条件: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敢于求新、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
苏联学者认为企业与组织的领导人应具备如下10个条件:①政治成熟,②精通业务,③道德品质优良,④组织领导能力,⑤工作得力,敢负责任,⑥创造精神,⑦联系群众,⑧适应现代化要求,对新事物敏感,⑨有实际工作成就,⑩精力旺盛。
毫斯在归因理论以及对领导和人类动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魅力型理论(1977)。包括了领导特质、行为、影响过程及情景变量,有融合行为领导和权变领导理论的特点。
(三)当代胜任特征理论
该理论不仅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可以通过训练和特性来造就,更强调那些深层次的动机、自我角色认知等特征,及任何可以区分优秀与一般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同时胜任特征理论不强调通用的纯粹的领导特质,而是结合了具体工作情境、具体职业提出了不同的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
这一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斯班塞和巴雷特等进行了发展,美国情商理论提出者戈尔曼(1995)也深受其影响。
斯班塞的六大类领导特征:
1、成就特征:成就欲,主动性,关注秩序和质量;
2、助人/服务特征:人际洞察力,客户服务意识;
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能力;
4、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培养下属,团队领导;
5、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
6、个人特征:自信,自控,灵活性,组织承诺。
二、领导者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是从领导行为角度来研究最佳领导模式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考察领导者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和怎么做的。认为领导者是后天培养、发展的,可以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培训项目把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移植到其他人身上。
两个主要的研究项目:第一个是任瑟司和他的助手主持下密执安大学进行的。第二个是拉尔夫·斯托格迪尔等主持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中进行的。
(一)密执安大学的领导研究
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两种领导行为方式:一为员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
1、定义:员工导向领导重视人际关系和下属需要;生产导向领导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完成。
2、不同导向领导方式对生产效率各有不同影响:
3、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制定了一个领导行为评价量表〈LBDQ〉。
(二)俄亥俄领导行为四分图
结构维度: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差异,以达成组织目标。包括设定工作、工体关系和目标等行为。结构维度又称为关心组织。
关怀维度: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关怀维度又称为关心人。
四种组合:
1、“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2、“高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3、“低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4、“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研究者认为:第4种组合效果最好,这是对人、对组织都比较关心的类型;第1型对人、对组织的关心都低,领导效果较差;第2型是关心组织的任务型领导;第3型是关心人的人际关系型领导。
企业高效管理心理学-37现代素 质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