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国服装史之感.docx课程题目: 中国服装史
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10206102
学号: 1020610225
课程题目: 中国服装史
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10206102
学号: 1020610225
姓名: 杨文丰
精选文库
学中国服装史之感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服装文化同样如此。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精神文明的含义。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 同样具有美化的功能。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 都积淀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内涵, 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有句绝妙好辞:“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这句话说的巧妙而又实在。系统的揭示了一条哲理:人类的原始阶段何曾有过服装,不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吗?随着社会的进步, 服饰开始产生, 从树皮果叶到锦丝绸帛,从长袍短衫到奇装异服,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服饰文明,各具特色。
夏商时期,阶级对立,等级制度在此基本形成,奴隶主服饰质地优良,色彩艳丽,而平民和奴隶的服饰粗糙低劣,色调单一。从文献记载结合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发现的大量玉人、 石人、陶人等的文物上,可以看出, 代表等级观念的服饰制度也已初步形成。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步完善的时期。 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上下卑尊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用而生。 反应在服饰上有服有饰, 周代贵族常服形式为
-- 2
精选文库
上衣下裳,佩带黻带,另外持笏佩玉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当时不同
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即有祭祀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父,婚
礼服。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等等级差别, 形成
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 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
文化。
春秋时期,诸侯坐大,礼崩乐坏。战国之时,七国崛起,各自独立。服饰文化呈现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在衣冠制度上有较大的差异。 山东六国均因各国诸侯的爱好和奢俭,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 在服饰上也各显其地方风格与文化风采。如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 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黑色绒衣等等。
秦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包括衣冠制服。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带。
学中国服装史之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