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图形
【教学目的】
、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开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培养想像力.
【教学设计】
对称图形
【教学目的】
、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开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培养想像力.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猜图游戏
(将一幅完好的对称图形对折后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到原图形的一半,并结合生活经历猜完好的图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剪花瓶图
1。出其不意
猜图游戏,出示教材第12页花瓶图的一半,让学生猜。
师:这是什么?(学生可以答复出这是一个花瓶。)
师:是不是花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展开后就只是半个花瓶,打破原有定式思维,学生很诧异。)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另一半的形状、大小应该是什么样呢?你们能想方法把这个完好的花瓶剪出来吗?
3。探究发现
(1)师:先想一想该怎样剪,想好了再动手。
(每人一份学具:半个花瓶图。让学生动手尝试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花瓶。)
(2)小组交流剪花瓶的方法.
(3)展示作品,比较各种剪花瓶的方法。
(4)发现: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发现用对折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
4。理论认识
(1)理论――尝试对折剪法。
师:我们都用对折的方法剪一剪,出示课件。
(2)认识――观察比较提醒概念:“对称图形”“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看,刚刚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剪出来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发现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3)画出前面剪好的
对称图形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