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校园
常见急诊急救手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高教学会卫生工作研究会
主编
杨大来李海红陈章峰
顾问委员
宋玉珍郭建丽郭青王永红
执行编辑
汪晓燕王宏刘春梅
编辑委员
汪晓燕王宏宋杰朱雪梅黄颖睿王中杰等。在每一次按压后应使胸廊充分回弹。成人胸外按压、通气比例推荐为30:2,如下图所示:
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从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推荐CPR时应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C-A-B)。未经培训的普通施救者可仅做胸外按压的CPR(Hand-OnlyCPR)。但如果明确是由于窒息而造成的心脏骤停,应进行传统CPR程序即A-B-C。
(三)电除颔(D—Defibrillation)
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颔器)进行早期除颔。对于心室颔动(简称室颔)的患者,如果能在意识丧失的3?5分钟内立即施行CPR及除颔,存活率是最高的。现场仅一名施救者时,应先启动急救系统,如有AED则立即除H,并进行胸外按压;当现场有两名及以上施救者时,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迅速启动急救系统,并取来除颔器尽快除颔。
除颔流程:按AED所标示的程序操作。
在放电后立即继续胸外按压,2分钟后再判断是否除颔成功,以使按压中断的时间尽可能缩短。
成功的CPR需要一整套协调的措施,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即组成五环生存链。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并启动急救系统;;;;。
环甲膜穿刺术
一、定义
环甲膜穿刺是临床上为了有效解除急性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闲难而采取的急救方法之一,它可为气管切开术羸得时间,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容易掌握四大优点。
1. 环甲膜的解剖关系
环甲膜是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由弹力纤维构成的近似三角形的结缔组织膜。其周围无颈部肌群及重要神经、血管,而且远离肺及纵膈,所以手术非常安全,利于穿刺。如果我们在体表触摸,可头后仰,自下颌部沿颈正中线向下触摸,会摸到两个硬性突起,第一个突起即喉结,第二个突起即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上缘软组织凹陷处既是环甲膜。如图9显示:
2. 发生急性喉梗阻常见原因:
(1) 喉部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小儿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白喉、口底蜂窝组织炎等。
(2) 喉痉挛:喉部受刺激后反射性引起的的喉部肌群强烈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关闭而引起的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的呼吸道阻塞。常见于喉、气管异物,另外还多见于破伤风,低钙性手足抽搐症等引起喉痉挛。
(3) 喉外伤:如挫伤、切割伤、挤压伤、烧灼伤等,其所致的水肿、血肿、气肿均可引起急性喉阻塞。
(4) 过敏反应: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喉头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3. 环甲膜穿刺的适应症
发生急性后梗阻,患者出现严艰的呼吸困难,明显紫叩,来不及做正规气管切开,缓解呼吸困难。
4. 环甲膜穿剌禁忌证
(1) 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者,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
(2) 有出血倾向。
二、环甲膜穿刺操作步骤
1. 患者体位:尽量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不能耐受上述体位者,可取半卧位。
2. 物品准备:9号注射针头或穿刺针,无菌注射器,局麻药,手套,皮肤消蠹药。
3. 确定穿刺点为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环甲膜处。
4. 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用碘伏常规皮肤消蠹。
5. 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危急情况下可不用麻醉和消蠹、戴手套等。
6. 以左手拇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两侧,食指触换环状软骨上缘,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再顺气管方向稍向下推行少许,回抽注射器,如有空气抽出,则穿刺成功。将针末端用胶布固定。
环甲膜穿刺操作要点:穿刺针要贴着环状软骨上缘刺入,其间略有阻力,刺破后有落空感,如果没有穿刺针可用粗注射针头,或其他任何锐器如水果刀迅速从环甲膜刺入,并使创口撑开,创口内放置通气管,检查呼吸顺畅后,将露出皮肤以外的部分用胶布加以固定,以防通气管坠人气管。
三、环甲膜穿刺注意事项:
1. 该手术是在病人十分危机时的一种急救措施,应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成。
2. 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穿刺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应及时转院。
3. 如遇血凝块或分泌物阻塞穿刺针头,可用注射器注人空气,或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以保证其通畅。
急性中蠹
急性食物中蠹
(一)汾断要点
食物中蠹多数是由于食人被细菌及其蠹素污染的食物,少数由于食人含有蠹物质(有机磷、不申剂、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
北京市校园常见急诊急救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