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税务稽查心理策略规划及应对.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税务稽查心理策略
税务稽查心理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促进税务稽查中各个个体积极的心
理活动的形成和保持; 二是转变稽查中的各种消极心理活动。 其任务是使稽查人
员自觉的调节其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为能有效地服从于稽查工作任务的完理冲突使
被稽查者在稽查过程中通常不能保持心理的平静, 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应。 特别是
随着关键证据被发现的危险性增加, 被稽查者会产生一些强烈的情绪反应, 如紧
张、激动、神经过敏,表现为脸色苍白、出汗,手的动作不自然、握拳、眼光呆
直死盯一个地方等等, 甚至会产生一些过激的不正常行为。 稽查人员应注意并善
于发现这些反应,有时这些反应说明,我们的稽查方向是正确的;相反,如果被
稽查者从提心吊胆转为心情平静,则说明稽查人员已错过藏匿违纪问题的地方,
或者翻弄那本藏有重要证据的凭证而来发现证据。
被稽查者显出平静的样子, 有时甚至是很得意的神情时, 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是
证据已被转移或被销毁; 二是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 自信手段老练, 稽查人员不
会发现关键证据。 稽查人员应善于从对方的表情中发现其内心的活动。 首次稽查
不彻底而未发现问题, 被稽查者会努力装出平静的样子, 然后伺机销毁或转移证
据。
在稽查人员进入稽查现场或在稽查过程中, 有些被稽查者会在瞬间不由自主地注
视一下关键证据被藏匿的位置; 或者观察稽查人员目光的移动, 当观察到稽查人
员目光接近要害或正在稽查关键账目凭证时,他会不仅注意到证据藏匿的位置,
而且会产生一些异常的表情和举动。 所以, 稽查时暗中观察被稽查者的反应, 有
时能发现核心问题的确定地点或负载体。
四、转化抵触心理
抵触 ( 对抗 ) 心理是知情人对稽查活动持否定态度的心理状态。 在抵触心理的支配
下,知情人会不愿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稽查中一般采用情感刺激和理智刺激作为转变对抗心理的策略方法。
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人处于
不同情感状态时,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反映。情感刺激就是利用情感对人 的行为的支配作用来转变抵触心理的策略手段。这就是通常说的“动之以情” 。 如当纳税人处于缺乏罪责感的情感状态时,会有较强的抵触态度和行动,如果稽 查人员诚恳地向他讲解偷税骗税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他的觉悟,唤起他
的良知,使其陷入悔罪的压力和良心的遣 责,这时,他就能如实提供情况了。 . 理智是人们辩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稽查持抵触心理是 不符合税法和道德规范的心理现象,是知情人缺乏理智的表现,所以应“晓之以 理”,使其对调查、询问、稽查有一个正确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辩别是否如实提 供情况的利害关系,是转化抵触心理的有效方法。例如,当某知情人因害怕打击 报复而不去揭发偷税行为的内情时,稽查人员如能通过教育、开导 (有时需要适 时出示证据、讲明保密措施等等),使他们认识到知情不报的害大于利时,那他 如实提供情况的抉择就不难做出了。
五、帮助回忆和陈述
在知情人不愿合作和提供虚假情况的动机克服后,稽查人员面临的就是如何帮助 知情人回忆和将稽查人员所需资料和情况和盘托出的问题。
人能否回忆起感知过的事物,取决于回忆时的心理状态 (如当时兴趣、情绪、注 意力等),而心理状态除取

税务稽查心理策略规划及应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