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珉管理学笔记
导论
管理学是门什么样的学科?研究什么?
管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它融合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统计学、信息学、工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其他以科技为取向的学科的知识。管理学所探讨的是与组织机构本身有关的管理问题,它包括组织内的管理者、管理者与下属、组织的行为、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管理学更多的是研究营利性企业组织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学科所涉及的领域
广义: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和企业组织的营运职能(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会计财务、生产与作业等)。
狭义:企业政策与战略、冲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或创业等。
――主要探讨组织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组织结构的设计、员工的行为和激励问题以及组织的战略问题。
管理理论思想流派
管理职能(过程)学派(法约尔、孔茨)、经验法或案例法、人际行为法、群体行为法、
协作社会系统法、社会技术系统法、决策理论法、系统法、数学或“管理科学”方法、权变或随机制宜的方法、管理任务法、麦肯锡的7-S结构体系、运筹法。
管理学的现代性(持续学派)――寻求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
超现代性(超现代学派)――抛弃任何连贯的理论
后现代性(后现代学派)――挑战二元论的理论和实践
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
①管理学的焦点问题是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的问题。因此,早期的管理学文献及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改善组织内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以使一般的生产力得以提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统称为组织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不仅组织内部问题,组织外部问题、内部调整问题、组织的动态均衡问题也都是十分重要的。
②以“人”为本的研究包括了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
③战略管理学所研究的内容是组织应当如何掌握环境的变化,制定一套长远的行动方针,来保持组织的竞争力。
④组织知识管理问题实质上一种组织权利关系的再调整。
⑤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现象的研究――单独进行研究
⑥比较管理和跨文化管理
①组织的再造工程――顾客驱动
简单地说,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组织的再造工程是一种涉及业务流出彻底再设计的跨职能的创新。它将导致组织结构、文化、信息技术的同时变更,并在客户服务、质量、成本、速度等方面引起绩效的重大改善。
3C理论:顾客customer、petition、变化change。
流程管理MTP,以流程为基本的控制单元,按照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运转及调控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考虑各种作业流程之间的相互配置关系以及与管理流程的适应问题。
②学习型组织(彼得M·圣吉博士)
企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以此来克服组织智障。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语言具有三个基本元件:不断增强的回馈、反复调节的回馈、时间滞延。
③标杆管理(基准管理)
美国施乐首创。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
是一个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④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美国摩托罗拉首创。客户驱动下的持续改进。
⑤战略联盟
形式:特许经营、合资企业、企业联合、虚拟组织、价值网络、价值星系。
特点:无边界、无等级、动态性、高度灵活。
⑥领导风格
授权领导和原则中心领导
⑦无疆界世界和超越界限的管理
大前研一“全世界”
全球工作团队关键方面:目标、关系、信息、工作流程
管理的基本假设
人性的基本假设
1.“政治人”的基本假设――亚里斯多德
“政治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对于人性本质的第一个认识。
民主政治的管理原则:(1)强调人类的“合群性”;(2)如果人人都具有人性和伦理秩序的分辨能力,那么在理论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政治组织的管理者;(3)在政治组织的管理中,主要依靠“法治”的作用,而不是依靠“人治”的作用;(4)按照自然的本质,人人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因而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权利。
2.“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亚当·斯密
“理性人”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经济的最基本的前提假设。
“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性的抽象,人的本性是追求私利的,是以利己为原则的。自立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立的动机从事经济活动的,也即“经济人”。
发展:亚当·斯密-穆勒(方法论)-加里·贝克尔-泰勒(隔离法,科学管理)
3.“社会人”的基本假设――
罗珉—企业管理 管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