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页 共 23 页
长大以后,路喜纯常把卢宝桑当做一面镜子,来检验自己的灵魂。他可以原谅卢宝桑以往的愚昧,他也可以容忍卢宝桑现在未能涤尽的恶习,但他自己却无论如何要引以为戒,他要永远尊重别人的人格,更要尊重自己的人格。
。有的售货员为什么故意冷落顾客?
换句话说,像她这样的青年,不太具备进行哲理性思维的能力,对于所面临的这个世界和流逝着的人生,她只有一种高于本能而低于哲理的浅思维。
。
在外腼腆局促、不通人情的庞其杉,或许是最触动我的人物之一了。受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庞其杉们在心理上畏惧着、害怕着外部的社交规则,每当微笑和寒暄被用来维系人情和虚与委蛇,骨子里就会克制不住地颤抖,无论是好是坏。颤栗的牙齿关闭上了你的问好;不自觉逃避的双腿勾画了一个冷漠的背影。庞其杉们不是冷漠清高,他们也知道世界之大,人人皆有自己的修行,但他们只是羞于表达友好、并且拒绝丢掉本真吧。这确实会将很多机会拒之门外,但人生几度浮沉,谁又能明明白白地说准这究竟是对是错呢?
是的,生活本身并不像某些电视剧表现得那么简单。
谁能理解,谁能相信呢?这么一个粗笨的躯壳中,竟依附着如此羞赧的一个灵魂!
显然,人们到处生活,到处的人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又何尝是自己一人呢?原不必那样自怨自艾。
?
后来,大量的农民被北京的工厂和建筑部门招为了正式工人,他们的生活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但富裕的过程依旧还是缓慢的,反复难料的他们所在的单位,时而扩展、合并、膨胀、跃进;时而收缩、精简、停滞、撤销
这种差别,也许会酿成尖锐的矛盾也许最终有一天会正面冲突起来?当然,那不仅是她和她,她们和她们说到底,那也许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的确是这样。冯婉姝尽管属于城市青年知识分子中最能接近低文化劳动群众的人,尽管她因热爱荀氏家庭而爱屋及乌地对杏儿充满了最大限度的善意,在眼下输出知识的尝试中却也不由得烦躁起来。她因为杏儿的摇头、咬嘴唇、发愣,而不得不一再地把自己所企图传播的知识范畴加以收缩、简化、浅退然而,无论是信息工具还是电子技术这一类词汇,也无论是比如这电视机就是一部信息接收器,还是你们农村烧饭的柴禾便是一种能源这类推衍,杏儿都全然不知究竟何意。冯婉姝的心理状态滑到了这样一种边缘:她究竟还值不值得尊重眼前的这位同代人?她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究竟还该不该持有一种乐观的展望?杏儿呢?尽管杏儿已属于农村青年中最富自尊感和进取心的人,尽管她因热爱荀大爷荀大妈而兼及荀磊并惠及这位冯婉姝,在眼下冯婉姝那没完没了的灌输和时不时插入的你明白了吗?懂吗?能理解吗?这类逼问面前,她心底里却泛起了一种古老的、难以抑制的对占有知识优势的城里人的一种厌恶乃至于仇恨。
第五章 未(下午1时3时)
我们从中所体味到的,绝不仅仅是当年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发展阶段的剖面观是的,我们对文化这个词汇的理解应当超出狭义的规范,实际上,一定的生活方式,它所具有的所有细节,便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不仅包括人们的文字著述、艺术创作,而且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
《钟鼓楼》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