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不能成诗者则罚酒一杯,杜撰者亦罚酒一杯,众皆称善者赏酒一杯。如有人这样行令道:
“三月三日天气新,(令官:“知道了。”) 路上行人欲断魂。
暗洒闲抛却为谁?(令官:“为什么?”) 西出阳关无故人。”
“路上行人欲断魂”,正与首句意相反,符合此令要求。
(3)仿拟。仿拟,修辞格之一种。故意模仿现成的词语句篇而仿造一个新的词语句篇,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拟。其作用是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内部矛盾,增强概括力,使语言明快犀利,富于幽默感,具有讽刺色彩。在明末清初的动乱年代,一塾师只顾自己逃避城乱躲入乡村而抛弃学生不管。有人则仿拟《清明》诗讽刺道:
清明时节乱纷纷,
城里先生欲断魂。
篇二:【清明】意境悠远的10首清明古诗
【清明】意境悠远的10首清明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日狸渡道中 南宋·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三:杜牧诗《清明》参考翻译
杜牧诗《清明》参考翻译
一、出处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全诗内容为: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译文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注释】
纷纷:形容多。
清明节杜牧的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